内容详情
世纪娱乐-手机网址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01-18 12:22   

  世纪娱乐-手机网址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296号)。项目负责人:杨光

  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正在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过程中,逐步经历着由弱到强的、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发展吉林省农业经济以来,提出优先发展畜牧业,为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据2012年统计,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经由原来的48个发展到10239个,入社社员达到9万多户,带动10万多农户参与组织。可见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之快。

  由于一直都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致使一些专业合作社管理很不规范,有的甚至是合伙人简单凑到一起进行生产经营,结果是发展好了就继续合作,发展不好就各奔东西。但最近几年随着《畜牧法》的出台,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各级牧业管理部门依法进一步规范了吉林省各级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建设。据调查,全省已有一部分合作组织以及协会依法进行了较科学的整合,建立健全了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新兴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步入了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轨道。

  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规模由原来的几户、十几户发展到成百上千户,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已不再局限在乡村范围内,有一些合作社已经跨省扩展。合作的内容也早已从原来简单的产销环节合作扩展到产前合作、产中合作甚至是产后的各个环节的合作。由于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大大地带动了牧业经济的发展。

  (1)劳动力资源富足优势。吉林省共有60个县(市、区),2014年年底有总人口28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96万人,占54.81%。由此看出,吉林省拥有足够的为吉林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劳动力资源。从全国范围看,畜牧业目前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类型,尽管吉林省的各类资源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在提高,但相对其他资源成本来讲还是比较廉价,而且这样的优势在较长时期内将不会改变。因此,吉林省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是具有绝对的而且这种优势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2)科技资源优势。现代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据调查,吉林省所拥有的400多个科研机构中就有60多个畜牧业科研机构,40多所大专院校中有农业畜牧业大专院校5所,所以说具备科技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近些年还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与农业有关的科技能人和专家,这些都为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3)畜禽品种资源有优势。吉林省拥有一大批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并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例如延边草原黄牛、吉林小尾寒羊、细毛羊、吉林梅花鹿、长白猪等。近几年吉林省又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畜禽良种,2008年吉林省从国外引进种公牛38头和公猪数400头;全省登记备案种畜禽场200多个。同时还大力推广优质肉牛冻精、优质奶牛冻精、奶牛性控冻精等。进而提高了畜禽产品品质和生产水平。

  (1)不断增长的人口带动了畜产品市场的需求。吉林省总人口从1990年的2440.2万人增加到2015年增加到的2753.3万人,增长了30多万人。据调查,2015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5亿,农村人口比重占60%。农村人口均消费量的提高将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总量。例如2000年我国人口126583万人,农村人口80739万人。而2000年农民人均肉消费量为17.48公斤/人,如果提高1公斤/人,全国农民肉消费量将提高80.74万吨,提高农民畜产品消费量的同时将更有效地提高有效市场需求量。2015年肉需求量已达到11759万吨。而吉林省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均处于绝对的增长状态,这为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源”。

  (2)不断增加的人均收入促进了畜产品市场需求。目前,人们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而对畜产品的需求不仅是在简单数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对畜产品质量更提出了新的要求。畜产品需求结构上的重大变化进一步推动着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

  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从2006年以来呈持续增长趋势。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255元,到2014年已达到9892元的收入水平。8年的时间,年均纯收入增长率达到9.1%。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到2014年已达到28844元,9年的时间,年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9.0%。在增加畜产品需求量的基础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进而增加了市场对高品质畜产品的需求量,也为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2005年~2014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见表1。

  (3)吉林省畜产品国际市场具有良好的开拓条件。根据统计部门数据:目前世界肉类总产量约为2.5亿吨,而我国肉类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1/5左右,而作为世界主要畜产品进口国家的韩国、俄罗斯、日本均在吉林省周边,上述三国年肉类进口量接近600多万吨,占全球肉类进口总量35%以上。另外,吉林省可以低成本发展国际贸易,且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市场、资源互补性强的优势。有关资料显示,畜产品的国际市场平均价格比吉林省畜产品平均价格高出40%左右,这种价格差使国外农产品很难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吉林省还拥有占有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并且信誉良好的加工企业,并与欧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畜牧业方面进行良好的合作,而且逐步开拓了非洲市场,因此具备了进一步开拓更多市场的优势和条件。

  2.2.1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缺乏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能力 要实现现代化的畜牧业就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这就对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应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其科技密集度,提升我国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目前,吉林省畜牧业仍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畜牧科技创新体系,从事畜牧业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还较少,农业科研机构以及农业大专院校也更是凤毛麟角。

  2.2.2 产业化程度较低,不具备规模化经营 以吉林省生猪养殖为例,吉林省年肉猪出栏量在3000头以上的不到12%,其中100头以内约占40%左右,饲养规模仍然以分散的、小规模经营为主。从规模化养殖的年肉猪出栏数量占当地总肉猪出栏数量的比重可以看出,肉猪饲养规模化的程度非常低。而随着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分散饲养或几户简单的合伙经营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市场和人们的消费需要,而规模化专业合作社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还具有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尤其是能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的畜产品。

  吉林省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龙头企业与农户也只是建立起了简单的契约关系和买断关系。多数企业与农户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联接方式,更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一体化合作组织。目前吉林省只有德大、皓月公司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公司+农户”模式,生产设备比较先进,加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也比较高,而更多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线 信息传输渠道不畅,信息反馈严重落后 吉林省己构建了以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的现代化农业信息平台,但是由于信息服务管理机制不能统一协调,不能规范管理涉农信息,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彼此不能很好的协调和合作,导致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共享利用。吉林省农村牧业信息体系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不注重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进而牧业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缺乏一支稳定善于合作的专业化牧业信息服务队伍。此外,吉林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投入不足,而且畜牧业生产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传播等手段非常落后。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程。

  2.3.1 政府不断加强扶持力度 吉林省政府先后制定了诸多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并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以大力支持畜牧业的发展,为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是省委、省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粮变肉”工程;二是多数市(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都把畜牧业经济作为一个重要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在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饲养、加工、销售、服务等都在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三是成立了较健全、规范的畜牧业担保公司,对现代畜牧业建设提供最大力度的金融支持。

  2.3.2入世扩大了吉林省畜牧产品的国际市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样可以使我国享受其他成员国给予的各种优惠待遇,使得我国畜产品出口的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畜产品国际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为畜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带来了契机,也给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2.4.1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现代畜牧业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从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度超载放牧的吉林省西部草场,己大面积退化、碱化、沙化,载畜能力不断下降。由于未进行有效处理的粪便、废物、废水等污染,破坏了居民生活和生产环境,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阻碍了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2.4.2 国内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 我国的畜产品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畜牧产品从生产到最终的消费环节都存在不安全隐患。例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后,中国对“苏丹红一号”实行从生产、流通、餐饮各环节所展开的“围剿”行动,2007年“龙凤”、“思念”速冻食品检出致病菌,2008年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等。据国家卫生部的官方统计数据来看,我国重大中毒事件起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这些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也间接地制约着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

  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把加快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起来。纳入各级畜牧局领导班子分工,同时纳入业务科室的管理范畴,工作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主动与有关管理部门协调沟通,创造有利于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环境,引导企业、能人和科技人员兴办、创办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努力提高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整体素质,发挥其带动功能。

  健全市场制度、完善农村养殖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要建立健全养殖协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市场开拓、信息咨询、技术推广、维权保障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基地农户合理安排养殖生产,为规避市场风险,还需做好生产中各环节的指导服务,使畜禽养殖基地与市场的完美对接。

  建成战略合作平台,形成封闭运行模式信贷资金产业链。加工企业为相应的养殖合作社提供担保、养殖合作社为入社的规模养殖场担保、养殖户也为养殖合作社提供担保的信誉保障机制,形成以产业信誉链接的新型融资模式。推行加工企业间与养殖合作社的远期订单合作,加工企业向养殖合作社派驻兽医,实行跟踪服务,直接指导畜禽养殖生产,建立紧密的产供销合作关系。由政府管理部门推荐,银行放贷,对经营规范、管理科学的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行政部门与银行信贷部门间的紧密协作关系。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按照国家和吉林省兴牧惠农政策来解决龙头企业、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流动资金不足问题,大力争取各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引进更多资金投入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以承贷承还、信贷担保等方式保证资金投入,缓解专业合作社资金困难。

  [1]孙福余.吉林省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汇报[J].吉林畜牧兽医,2012(06):15-16.

  [2]鲁俊.关于加快吉林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吉林畜牧兽医,2010(09):56-59.

  [3] 丁艳杰.青州因地制宜探索多模式合作社发展之路[J].农业知识,2011,(02).

  [4]王婷.关于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J].饲料广角,2011(24):46-48.

  [5] 王建峰.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更多的激励扶持政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

  [6] 张俊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探索[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

  [7] 姜葵,徐琛,张亚平.江苏农民合作社向纵深发展[J].江苏农村经济,2010,(08).

  [8] 李诗兵,李军.对当前畜禽专合组织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0,(02).

  [9] 徐辉.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5市17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学通报,2010,(03).

  摘要:在协同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温饱型发展模式的畜牧业产能过剩和竞争力下降,物流业与畜牧业高度协同发展成为可行的改革途径。笔者以河北省为例,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畜牧业与物流业灰色关联度为较强级别,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降低制度易成本,完善物流通道,强化信息技术等加强物流业和畜牧业协同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民的福祉,但是温饱型发展模式已经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效益提升步履维艰。目前中央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政策,强调把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势在必行。协同发展战略是高屋建瓴的英明决策,是推进产业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中国经济走势处于L型阶段必须走出的一条科学发展之路。笔者尝试借鉴“前辈”的研究成果,以河北省相关经济数据作为研究标的,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来测算物流业与畜牧业的关联程度,经过整理、分析,归纳出物流业与畜牧业协同发展的规律,以期为通过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对策建议[1]。

  灰色关联分析是通过灰色关联度来分析和确定系统因素间的影响程度或因素对系统主行为的贡献程度的一种方法。在灰色关联分析中会出现n个序列曲线,其精髓是对n个序列曲线的几何形状相似度进行判断。曲线相似度越高,序列曲线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灰色关联度越大;曲线相似度越低,序列曲线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小,灰色关联度越小。灰色关联度越大,两序列因素变化态势越一致;灰色关联度越小,两序列因素变化态势越偏离。由此可得出这样的思路: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判断物流业和畜牧业两个序列因素的曲线相似度,再通过相似度来确定物流业和畜牧业的关联程度[3]。

  2)本着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相关度高的原则,经过科学、合理地筛选,选取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作为参考数据序列(Am),因这三个指标能科学、合理地反映物流指标特征;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作为比较数据序列(Bn)。

  3)因参考数据序列(Am)和比较数据序列(Bn)的单位不统一,相互之间无法进行比较,故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有初始值化、均值化等。

  4)利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每个被评价对象指标序列(比较数据序列)与参考数据序列对应元素的绝对差值。5)在计算出的矩阵表格中,确定最小差值或最大差值。6)利用算数平均法来计算灰色关联度。7)利用灰色关联度对指标之间进行排序,关联度越接近于1,说明关联程度越大;关联度越接近于0,说明关联程度越小。当灰色关联度在0.50~0.65之间时,说明关联度较强,这也是本文判断物流业和畜牧业关联度是否较强的标准[3]。

  反映物流特征的评价指标有很多,本着科学、合理、够用的原则和最能代表物流特征的且关联性强度高的标准,筛选出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A1,单位为亿元),货运周转量(A2,单位为亿t/km),港口货物吞吐量(A3,单位为亿t)作为参考评价指标来测算。对于畜牧业比较指标的选取,用第一产业增加值(B3,单位为亿元)来代替;为了客观明了地比较出物流业与畜牧业灰色关联度,同时选取了一些参考比较指标,计算出这些参考比较指标和物流业灰色关联度,通过关联度的相互比较,能客观评价物流业和畜牧业的协同程度。当然这些比较指标的选取也能反映物流的贡献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为此,把地区生产总值(B2,单位为亿元)和第二产业增加值(B1,单位为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B4,单位为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B5,单位为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B6,单位为亿元)及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B7,单位为亿美元)6个经济数据指标作为畜牧业的同位比较数列指标,以便同位对比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进行物流业与畜牧业协同发展实证分析,选取的河北省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见表1,各指标原始数据来源于河北省统计局的《2008—2014河北省经济社会统计公报》,经收集、整理、归纳总结而得。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计算物流业与畜牧业关联度。由于各指标的原始数据量纲不同无法进行比较,首先对表1中的数据采用初始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然后计算参考数据序列(Am)和比较数据序列(Bn)的绝对差值;将所有的绝对差值形成矩阵,在矩阵中可以得到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为了计算方便,笔者取分辨系数ρ为0.5,经过计算可以得到A1、A2、A3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系数;将计算所得关联系数带入公式(1),即得到A1、A2、A3与各指标序列的灰色关联度数值,这些灰色关联度数值初步形成关联度矩阵;最后对关联度矩阵行和列进行算数平均值计算,并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在表2中,笔者把A1、A2、A3作为纵列,把B1、B2、B3、B4、B5、B6、B7作为横行,纵列和横行的交叉点代表参考数列Am和比较数列Bn的关联度,并对关联度的平均值进行排序。

  1)总体分析。由表2可知:物流业的A1、A2、A3三项指标与B3(畜牧业)及B2、B1、B4、B5、B6、B7相关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值介于0.37676和0.88222之间。其中A1、A2、A3与B3(畜牧业)之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56539,0.55385,0.62282,均在0.50~0.65之间,说明物流业三项指标与畜牧业关联度均较强。与A1关联度最大的指标为B4,与A2关联度最大的指标为B6,与A3关联度最大的指标为B4。

  2)物流业三项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均值分析。在物流业A1、A2、A3三项指标与其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中,A3的灰色关联度均值排在第一、A1排在第二、A2排在第三。这个结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政策中内部经济有关,由于北京产业政策调整促使许多企业和人口外溢到河北省,促进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迅猛发展。河北省得天独厚的渤海湾咽喉地带地理位置,造就了国内有名的一批诸如曹妃甸、黄骅港等港口,港口货物吞吐量逐年剧增。

  3)相关因素与物流业三项指标的关联度均值分析。相关因素与物流业三项指标的均值排序中,B4排在首位,其后依次是B6、B2、B1、B3、B5、B7。可以看出,河北省物流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B4,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4)结论。畜牧业与物流业关联度排在第五位,不是推动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说明了畜牧业和物流业的协同程度不紧密,步调不一致,需要采取措施推动畜牧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3]。

  传统行业之间协同发展还尚未形成区域性物流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区域内的利益驱动、交通短路、人才不平衡、地方保护阻碍了物流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合作,对物流要素的整合和协同发展造成政策和实施障碍;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偏低,缺乏统一的物流业和畜牧业信息共享平台;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约束,抑制了畜牧业和物流业人才自由流动。为此应从破解短板入手,着实推进畜牧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

  顶层设计已经成为制定政策的初始安排,对重要政策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央政府通过实施顶层设计,明确物流业和畜牧业协同发展纲要,明确物流布局、交通一体化等重大问题,从多方面形成具体措施。“上面政策和下面落实有时是‘两张皮’使顶层设计成为空中楼阁的重大弊病,要充分发挥各地政府物流业和畜牧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建立高层协调会议制度,加强地方与中央之间、部门之间、市与区县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2]。

  2015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降低制度易成本列为降成本“组合拳”中的第一招。对物流业和畜牧业来说,原材料成本是基本稳定的,人工成本虽然上升,但是可控,唯独制度易成本的“灰色地带”暗藏玄机,“投机成本”不可控制,税费、评估、检测等制度易成本让物流企业和畜牧业不堪其扰,成为阻碍物流企业和畜牧业协同发展的“绊脚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推动降低制度易成本。政府机关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制度易成本,提出物流业和畜牧业降成本的好政策,彻底搬离压在物流业和畜牧业身上“最后一公里”的“绊脚石”。

  基于各地交通断头路问题和物流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应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来实施。首先,到“十三五”结束时建立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为物流业和畜牧业协同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其次,完全放开管制政策,促进多式联运发展。再次,统一部署各地物流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在空港物流的规划与协作中,各地要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切实在物流硬件建设上贯彻落实协同发展。

  信息技术是物流业和畜牧业协同发展的软件支持,对协同发展起到了完善的作用,双方要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要紧密协同各自的需求和服务,在交流中融合,促进协同发展。首先,各地政府应加强区域信息化协同建设,引进、创新、使用先进技术促进畜牧业物流信息化发展。其次,构建稳定高效的协同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最大程度上实现区域物流业和畜牧业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再次,制定政策切实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政策机制鼓励物流业和畜牧业新技术自主研发,大力推进过程创新,切实优化物流企业和畜牧业流通衔接[4]。

  物流业与畜牧业各自的独特资源及核心竞争力是两个行业之间协同的关键,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尊重各自诉求的前提下就合作期望达成一致,资源的互补性越大,协同创造的价值空间就会越大。建议畜牧业合理审视内部物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程度,鼓励把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信息联动全程监控物流活动。因此对物流业与畜牧业之间的协同程度进行科学、合理、公正的客观判断,找出影响二者协同的关键指标因素是促进物流业和畜牧业协同发展的科学路径[5]。

  [1]天津经济课题组,曲宁,徐樟丹,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在进行时[J].天津经济,2014(5):27-34.

  [2]张桂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3]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9):89-93,96.

  农业是中国传统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而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实施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40年来,畜牧业逐步从原来的农户圈养发展演变为小型作坊式养殖场和大规模化科学养殖。现代畜牧业是以企业发展为导向,尚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的经验和模式尚未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养殖过程中的成本需要更加准确和有效,因为对于畜牧业而言,成本因素与企业的利润甚至生存直接相关。然而,我国畜牧业成本管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应对企业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摆脱组织框架的制约,从战略的层次了解成本的动因、形成和发展趋势,对外界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使公司不断获得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动力,获得长久的成本优势。国际上主要有四种战略成本管理的模式:库珀模式,克兰菲尔德模式,成本企划模式和桑克模式。其中,桑克模式模型被学术界视为实施全球战略成本管理的最完整,最有效和最具操作性的工具。因此,本文将采用桑克模式对畜牧行业的战略成本进行探究分析。

  桑克模式由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根据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建立。桑克模式的本质是使用三种分析工具: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为公司提供全面彻底的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改进计划。桑克模式的三个分析工具密切相关且符合逻辑,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成本框架模型,有效地支持了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构建和调整。桑克模式是当前战略成本控制模式中最完善的理论体系,其分析框架和管理流程最为清晰,最具可操作性,是目前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主流模式。

  企业应当在成立时明确其使命和愿景。为了实现其使命和愿景,企业需要在各个层面制定战略,包括总体发展战略,竞争层面战略和职能层面战略等。在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找到符合内外部环境的战略。战略分析时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环境分析。从畜牧行业的宏观政治环境来看,我国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之前提出的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党的工作总要求,为畜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显著积极的影响。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对畜牧行业的稳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总体上还是发挥了积极的影响,畜牧行业正在逐渐适应经济增速“换挡”新常态。从社会环境和技术水平方面来看,畜牧行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很大,因此畜牧行业有很大的环保压力,畜牧企业正在逐步推出环保养殖的技术理念,绿色畜牧养殖技术逐步兴起,同时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产品生产和销售上帮助和支持。总体来看,宏观环境对行业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非常有利于畜牧行业的蓬勃发展。从行业自身来看,现代畜牧业具有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的特点,生产模式已经不再是传统农民的自由放养模式。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畜牧业开始对内改革,畜牧业经历了自由放养到集约化再到规范化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很快,但发展不协调,一方面表现在企业规模上的差距,从10万以上的大型集约化养殖场到不到50头的小型养殖户。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地区监管标准不同,许多养殖场并未仔细考虑会计准则的会计要求,其会计核算方法存在显著差异,这对后续的成本核算标准化产生了不利影响。对于畜牧行业,近年来牲畜与家禽传染病对其影响严重的,导致供需平衡不稳定,禽流感和猪高热病等灾难性疾病对畜牧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畜牧业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包括生产能力过剩,饲料成本上升,牲畜消费增长放缓,畜禽养殖环境压力大,环保成本高,企业外部环境复杂等。行业现状总体看来,发展空间大,发展不平衡,竞争激烈。畜牧行业在做出竞争战略选择时可选择差异化战略,发挥品牌优势,践行品牌强牧战略。也可选择成本领先战略,加强成本控制,实现标准化生产及规模经济控制成本。小规模或特色畜牧企业可选择利基市场,实施集中差异化战略或集中成本领先战略。

  我国畜牧行业一般行业价值链包括:饲料—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储藏)—经销/零售/出口。我国畜牧行业价值链上游的价格波动较大,饲料原料价格浮动很大,难以控制成本。行业中有很多畜牧企业跨多个价值链活动经营,实现行业价值链的纵向一体化。也有部分大型畜牧企业吞并竞争对手企业实现横向一体化,从而进行规模化养殖。但我国畜牧行业目前普遍加工深度不足,加工水平有限,畜牧产品较为单一。同时行业价值链下游市场稳定,需求量大,但销售环节渠道过于传统和单一,产能过剩,销量乏力。

  战略成本动因包括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结构性成本动因方面,我国畜牧行业的企业规模差距较大,部分大型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可以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获得成本优势,有利于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整合程度方面,部分畜牧企业实现了纵向一体化,可以保证产品供应或销售的稳定性,有更强的上下游的控制力,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等。学习效应方面,中国还有很多畜牧从业者是家庭牧场的形式,生产效率较差。技术方面,我国的畜牧行业技术水平还是显著落后于德国等畜牧业发达国家,生产效率低,抗瘟疫自然灾害等风险能力差。环保方面,是畜牧行业尤为重要的成本动因,环境保护是畜牧业赖以生存的重要立足点,而我国畜牧业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环保成本不容小觑。

  提升畜牧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将家庭牧场逐步升级为规模化牧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畜牧产品的单位成本。促进畜牧行业的生态化运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将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绿色畜牧业,高度注重环保,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加速科学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加强防范瘟疫、自然灾害等风险的能力。采用多产业合作模式,注重产业模式的总结和推广,更好地应对日益增加的环保压力,提高生产成本控制能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协调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大力管理环保成本。

  可尝试实现价值链上游的一体化,更好地控制上游饲料等的成本。同时,积极开拓畜牧行业价值链下游市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信息化水平高速发展,互联网深入百姓家庭的时代,畜牧行业应积极拓宽价值链下游的发展,改变单一销售模式和传统的销售渠道,如,加强与全国冷链运营联席会议以及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促进新鲜动物产品制造商和超市的对接,将运输与电子商务结合。引导畜禽养殖企业会员与人保财险、海尔产业金融、中国国家品牌网络和农信互联等金融单位的战略合作,打通畜牧行业与金融、品牌及“互联网+”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互联网+畜牧业+金融服务”的战略协同发展。同时,可深度加工畜牧产品,拓展农资、加工、物流等多种社会化服务业务,积极探索和建设农业产业化综合体和综合农产品交易中心,创新增加价值链的附加值。切实践行党的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促进农业创新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畜牧行业的战略成本管理还需要企业一定的保障措施,包括:编制好成本计划和生产定额。严格记录饲料、兽药、低值易耗品、供水、电力等消耗配额,根据生产实际,对消耗配额进行及时分析调整,做好成本分配定额的管理工作,严格把控生产成本。提高畜牧业管理者水平。根据企业的具体组织框架和战略要求,设置符合公司自身情况的管理层结构。从而更有力的保障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选择和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专业人员,为战略成本管理做重要的技术支撑。强化全员责任意识,成本防控是企业全体人员共同的责任,企业员工能够正确理解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和在企业的每个工作岗位上具有战略成本的执行能力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保障。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中。防范影响成本的风险因素,加强品牌建设。建立本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判断,由卡普兰和诺顿(1996)提出的平衡记分卡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评价工具。该指标将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有效结合可判断一个企业的长短期目标达成情况,主要从四个角度来判断企业目标的达成情况包括: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成长与学习角度。从这四个方面可以找出本畜牧企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和制定畜牧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策略。

  陕西关中平原是典型的北方农区。陕西省提出“建设关中畜牧大区”,是对关中平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大战略构想,它指明了关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前进方向。努力使这一战略构想转变为生产实践,是加快关中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小康进程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本文在对北方农区发展畜牧业进行经济之后,提出了“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若干政策建议。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多组合产业。从横向产业关联分析,畜牧业由奶产业、肉产业和蛋产业组成。这些产业内部也可细分,比如奶业分为牛奶产业和羊奶产业。根据当前畜产品市场状况和市场前景分析资料,蛋类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增长缺乏新增市场空间支撑;肉类市场有小量空间,主要分配给牛羊肉产业发展;奶类市场需求则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可能支持奶业,主要是奶牛业的长期高速发展。从理论上讲,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劳动密集型畜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国内畜牧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与国际市场技术接轨具有一定困难,在一个时期内缺乏现实的国际竞争优势。再加上关中深居内陆腹地,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成本高。“建设关中畜牧大区”比较现实的思路是瞄准国内市场需求,优先发展市场增长潜力大的奶产业,重点是做大做强奶牛产业。关中平原具有发展奶牛产业的优势,(1)地势平坦,纬度、海拔、气候等条件适宜;(2)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种植业结构以及种植苜蓿的传统,为奶牛发展提供了优质饲料;(3)经过多年发展奶牛生产初具规模,拥有高产奶牛核心群和一定规模的乳品加工能力;(4)杨凌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西北农林大学为关中奶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5)关中是城市密集区,靠近产地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6)关中便捷,能够顺利通达国内主要消费中心。“建设关中奶业大区”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首要选择。以“牛”当先,以“奶”独大,将是未来“关中畜牧大区”的最重要特征。必须把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相对集中,优先加快发展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的奶牛产业,全力打造区域畜牧业发展的“增长极”。

  现代畜牧业是一个高关联产业。一般认为,产业链、价值链长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人们形象地将畜牧业称为“中轴产业”。从纵向产业连接分析,粮食种植业、牧草种植业、饲料(饲草)加是畜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畜产品物流和畜产品加工业则是畜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必须根据畜牧优势主导产业,协调推进纵向连接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和利益链条。如果把奶牛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就应该与之配套发展纵向连接产业。在种植业上突出饲用玉米、优质牧草(如冬牧70、紫花苜蓿等),在饲料加工上突出作物秸秆青贮、黄贮、氨化等,在产品加工上突出各种乳制品工业以及相配套的包装材料、物流配送等。

  当然,以“牛”当先,以“奶”独大,是对一个大的经济区域总体而言的,并不排除局部地方选择其他优先发展的产业。肉牛业、生猪业、禽蛋业,甚至鹌鹑、鸵鸟等特色养殖业,都可能成为小区域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样,把畜牧业作为关中发展的重点,并不是说关中每一个县都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更不是说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都把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规划、来发展。必须强调,较小的区域一定要突出特色,突出优势。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不仅决不能放弃或轻视,而且要加大支持,加快发展。

  根据家畜个体大小,一般将畜禽分为“小家畜”和“大家畜”。“小家畜”主要指生猪、家禽、羊子等,“大家畜”指奶牛、肉牛、驴、马等。这好比工业中的“轻工业”和“重工业”。“小家畜”个体较小,属于多胎多仔或卵生动物,繁殖能力强,投资规模起点低,投资回报周期短,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大家畜”则个体较大,属于单胎单仔动物,繁殖能力差,投资规模要求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增长速度比较慢。也正因如此,(1)“小家畜”市场波动频繁,波动也大,“大家畜”则市场比较稳定,波动不大;(2)“小家畜”规模扩张容易,持续时间短,“小家畜”的规模扩张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大家畜”规模扩张比较困难,持续时间长,“大家畜”规模扩张仍在进行。如果说20世纪后20年是“小家畜”规模扩张的,那么21世纪前20年则是“大家畜”规模扩张时代。“建设关中畜牧大区”必须紧跟国内“大家畜”规模扩张进程。

  根据家禽的采食结构,一般将畜禽分为“草食畜”和“粮食畜”。“草食畜”指牛、羊等,“粮食畜”指猪、鸡等。“粮食畜”以采食农作物籽实为主,而“草食畜”既采食籽实,又采食作物秸秆,且以采食秸秆为主。在传统畜牧业时代,“粮食畜”采食农作物籽实后,剩余的农作物秸秆是农民家庭能源的重要来源。而到现代,随着农村能源革命,农作物秸秆不再是家庭能源的主要来源,反而成为农业“排放”的“垃圾”。发展“草食畜”,对作物秸秆进行青贮、黄贮、氨化等饲用处理,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符合“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的发展观。再者,中国土地资源稀缺,以土地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粮食短缺将是“常态”。因此,发展畜牧业必须走草食节粮、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完全可以预言,21世纪是“草食畜”大发展的时代。

  奶牛产业具有“大家畜”和“草食畜”的一般特点。而且,由于“生奶”必须经过加工“熟制”才能进入消费市场,要求奶品生产者与奶品加工者具有更为紧密的纵向产业连接,更紧密的产业关系,即较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挤奶站是奶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一头连着奶农,一头连着乳品。挤奶站可以由奶农合作建设,可以由乳品企业投资建设,也可以有其他投资建设形式。要大胆探索奶农组织合作社,合作社兴建挤奶站,合作社横向联合组织合作联社,合作联社投资或控股乳品企业,乳品企业面向市场经营的奶牛产业化经营新机制。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以奶牛业为首位产业的“建设关中畜牧大区”,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注重有效益的增长。在具体政策措施上(1)注重打牢基础,循序渐进(因畜群结构差异,一般奶牛的自然增长率为13-15%,肉牛只有5-6%),切勿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提出一些不合自然的高指标;(2)注重良种。优良种牛是基础。种牛如同工业工厂的仪器装备。只有“仪器装备精良”,再配合优良工艺、农艺等措施,生产优质产品,取得较高效益;(3)注重产业化经营,尤其是挤奶站建设。使草料、繁殖、养殖、加工、流通等产业各环节要环环紧扣,节节相连,配置得当,协调发展;(4)注重资金支持。注意各种融资手段配合,增加资通能力,满足“大家畜”的较大资金需求。

  畜牧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可以列举很多。比如,饲料供给、饲养条件、疫病防治、畜群结构、产业组织、产业习惯以及气候、交通等区位因素,等等。但最基本的,可归结为“畜力”和“人力”两个方面。

  “畜力”是由畜禽品种的“基因”决定的生产力。改良品种在本质上就是提高由“基因”决定的生产能力。这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这方面的潜力很大,能够做的工作很多。不同畜种发展水平、发展阶段不同,提高“畜力”的任务不同。生猪、家禽等“粮食畜”已基本实现良种化,今后主要任务是选育新品种和推行经济杂交。奶牛、肉牛和肉羊等“草食畜”良种化水平低,“畜力”潜力大,要坚持引进高产优良纯种、精液、胚胎并举,多条腿走路,加快纯种繁育速度,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从目前情形看,直接引进国外高产纯种冷冻精液,大力改良本地品种,是费省效宏之举。

  与“畜力”相比,“人力”更重要,关键在人。所谓“人力”,简单地说,就是由人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决定的生产能力。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人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大。“人力不足”也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农民在由以种植业为主的生产转向现代畜牧业生产的过程中,知识和技术结构存在明显缺陷:(1)农民只有从事传统畜牧业生产的简单经验,缺乏现代畜牧知识和技术;(2)普遍受年限短,虽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农村的知识和技术传播效率低;(3)长期的单家独户经营,独立意识强,合作素质差。一盘散沙,不抱团。无论是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横向合作”(自愿组成合作社),还是农户与公司之间的“纵向合作”(实行定单生产、产业化经营),都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

  “人才是市场竞争的第一资源”。市场竞争在表面上是产品竞争、产业竞争,在本质上则是人的竞争。农村是“穷人扎堆”的地方。农民既缺乏对“畜力”的投资,又缺乏对“人力”的投资。这种“财”与“才”的“双短缺”局面,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户资金短缺,可以通过多种融资渠道解决,而知识和技术必须由农民通过自己掌握(当然,如果有发达社会化服务体系或发达的合作社组织,农民也可以从中“融通”一部分知识和技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把政府拥有的人才资源优势,以及杨凌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科研教育优势,迅速地转化为农民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优势。要在畜牧专业基地、片区,组织农民畜牧科技状况调查,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培训。要顺应农民知识和技术接受能力差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大力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向农民提供“傻瓜化”的畜牧技术产品,加快现代畜牧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与传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四、把握“集中”与“分散”关系,优先集中产区

  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上进行。由于地理空间的非匀质性,造成不同地理空间的经济成本差异,进而形成空间效率的差异。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总是不断从低效率地理空间向高效率地理空间集中(聚集)。因此,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上总是呈现出了“集中”和“分散”两大特征。

  “分散”是传统畜牧业的基本特征。“分散”是效率释然。传统畜牧业依附于种植业,是家庭种植业的“配套”产业,其生产“原料”来自家庭种植业剩余,其产品“市场”在于家庭消费。因此,传统畜牧业不仅受限制于家庭规模,也受限制于种植业规模。由于种植业的特点是分散利用土地,以种植业为谋生之道的家庭和村庄,在地理空间上也就接近均匀分布。因此,以家庭为单元的畜牧业自给自足,分散独立存在,如星星点灯。

  “集中”是畜牧业的重要特征。“集中”的根据依然是“效率”。由于社会分工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机制深化,地理空间的效率结构发生变化。原来难以利用,缺乏效率的空间,开始变得容易利用并富有效率。随之,经济社会活动空间结构和布局发生“趋利性”演变。这种演变经济表现明显,农业有相同趋势。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畜牧业逐步由“面向家庭”需求到“面向市场”需求,“产品”在市场销售,“原料”从市场采购,逐步超越了家庭和种植业(养畜的农户数减少,农户的养畜数增加,少数农户养了多数畜禽,畜禽向专业农户集中),呈现专业化、基地化、集约化,“集中”连片发展的趋势——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小区(园区)专业乡大型畜牧产业基地。正象工业经济中的“块状经济”、“园区经济”一样,畜牧业“集中”带来了“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集中”能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和庭院空间资源,能促进养殖信息、技术传播,能共享防疫、配种等公共基础,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集中”连片发展,发挥“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是“建设关中畜牧大区”的必然选择。“集中”有不利于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有利于知识、信息传播和进步;有利于实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农户分享公共设施和合作闯市场;有利于紧密衔接产销关系,促进产业成长。要实施畜牧业的“集中”战略,设想未来的“关中畜牧大区”是由若干大型奶牛专业生产基地和众多肉牛专业片区、生猪专业片区、禽蛋专业片区共同组合而成。要规划和建设若干畜牧业专业基地、集中片区(组团),由专业大户而专业小区,而专业村、专业乡,直至专业县,终成“星火燎原”之势。陕西省宝鸡市已经着手在陈仓区渭河南岸的蟠溪、天王、钓渭三镇建设奶牛产业区,实行基地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强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30个奶牛小区、60个挤奶站,奶牛数量由1.25万头增加到3万头以上。可以采取措施,支持宝鸡市陈仓区三镇奶牛集中产区建设,使其成为“建设关中畜牧大区”中建设高效集中畜牧产区的探路先锋。

  “合作社”是农业中的现代制度。每一个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户都是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合作社是社员(即加入合作社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在市场交易中的“代言人”,是“集中”社员实现市场需求(而不是代替农户)的组织。合作社的“第一要务”是为社员提供“服务”。在“建设关中畜牧大区”过程中,要发挥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使“合作社”成为“关中畜牧大区”的重要组织载体。要在发展专业户、养殖小区、专业村、专业乡的同时,注意引导农户发展合作经济,自愿组成“合作社”,由合作社为农民开展“原料”采购,“产品”销售以及防疫、配种和信息、技术服务。通过合作,增强农户的市场地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就农业产业组织形态而言,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称道的是家庭承包经营,90年代称道的是公司与农户的纵向连接(是经济合作的一种)的产业化经营,那么在21世纪初农户与农户的横向合作将登上前台,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农业组织体系。

  从上讲,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政府的职责是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弥补市场机制之不足。市场是“无形的手”,政府是“有形的手”。一般而言,只要“无形的手”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就不需要“有形的手”参与。否则,就是政府越位、错位,这将会降低市场运作效率,损害市场经济主体利益,损害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

  但是,市场运转也是有成本的。当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时,市场运转的成本很高。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进入市场交易的成本更高。,在农业经济、畜牧经济中出现了“市场失灵”的严重。甚至在一些领域,比如在人才、技术、信息以及防疫等方面市场机制很难有效发挥作用。畜牧人才市场失灵、技术市场失灵、信息市场失灵、防疫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户规模过小,从市场上购买技术、信息和人才、防疫服务“不经济”。因此,对于小规模经营畜牧业的农户来说,这些产品具有了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需要由政府或准政府组织(比如非营利的市场中介组织)提供。

  按照中央和某委的统一部署,某牧业局参加了全某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领导班子在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分析检查报告。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局领导班子带头采取了中心组集中学、个人分散学、专题报告会、交流研讨会等方法,对科学发展观理论进行了系统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某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策问计于基层干部群众,谋求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召开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民主生活会,主动查摆、剖析问题,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对如何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共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实践,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内涵博大精深,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当代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作为某政府的一个经济管理部门,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不断增强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与全国人民一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中央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对新形势下新一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作出了安排部署。落实好上述宏伟战略目标,必须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把握住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从根本上把握住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也必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中发挥主导产业作用,开创牧业经济工作新局面。

  (三)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将来破解发展难题,推进我某牧业经济加快发展,实现现代牧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和有力武器。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畜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也是我们各项工作实践中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科学发展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发展现代牧业经济,是我某畜牧业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面对生产经营者的新期待,我们在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和宏观指导上,必须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在落实某委、某政府的战略决策,推进牧业经济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难题,如何应对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破解难题,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努力把握工作的主动性、规律性,开创牧业工作的新局面。我们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的部门,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经常深入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惠民政策落实、养殖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引导等生产服务力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加强领导班子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追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着力点放在不断提高推动现代牧业经济科学发展的能力上。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加强领导

  机关和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以班子和队伍建设的上层次,推动科学发展的上水平。

  (四)进一步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重任,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我们对畜牧产业进行了重新审视。从农村经济发展走势和畜牧业发展自身发展规律来看,我某畜牧业正进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农畜产品的刚性需求、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撑、养殖项目的北移,为我某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已有的发展基础、资源优势、发展潜力,某委、某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为我某畜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我某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和链条不长。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转变增长方式,在扩能升级上做文章。

  某委九届六次全会,就推进新时期全某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明确部署,王珉书记强调要把畜牧业作为农村发展的战略产业来推动,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城镇化理念建设农村、用现代化观念武装农民,大力推进制度提升、产业提升、民生跨越,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把我某建设成为粮食大某、牧业大某、林业大某、北方特产大某、农产品加工大某,进而成为农村经济强某。韩长赋某长指出,畜牧业下联种植业、上联加工业,我某发展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要用三年左右时间,打一场畜牧业发展攻坚战,使我某畜牧业有一个大的、质的飞跃。某委、某政府对畜牧业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赋予重托,也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畜牧业就有一个科学发展和加快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就是从实际出发,加速总量扩张,提升产业层次,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就是坚持“好”中求“快”,提速增效,扩能升级,促进牧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加速转化,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尽快把我某建设成畜牧业大某、强某。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局党组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我某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通过对畜牧业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再学习、再认识,突破传统畜牧业思维模式,提出了“牧业经济”思想,并反复的宣传和引导,在全某上下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树立和形成了“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理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牧业经济的意见》,以某委、某下发,为全某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总的遵循和依据。

  二是实施畜牧业“六大工程”和重点产业突破,整体推进,牧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__年,全某牧业牧业产值实现684亿元,首次超过种植业,牧业经济已经占据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是发展现代牧业经济赢得了某委、某政府的高度重视,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牧业产业地位明显提升。20__年以来,某委、某政府先后把畜牧业摆到了优先发展和战略产业的位置。某人大组织1次视察、2次听取汇报。某委九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牧业大某的目标,提出要“用三年时间打一场加快畜牧业发展攻坚战”。

  四是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规模化经营,以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为标志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某已建成牧业养殖小区2754个,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比重达到57%,生猪、肉牛、奶牛、肉鸡等主要畜禽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区域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同时,大力发展鹿产业、蜂产业、蛙产业和貂狐貉等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开辟了畜牧业发展的新空间。

  五是转变职能,延伸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行动,扶壮做强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摒弃指导服务畜产品加工业职能不属于我们工作范畴的旧思想、旧观念,自我调整人力成立了畜产品加工业办公室,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行动,两年全某共引进项目96个,完成投资44.4亿元。全某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19个,加工能力7.1亿头(只)。农畜产品加工业已与汽车、石化产业并驾齐驱,成为我某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

  六是抓住源头,引育繁相结合,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日益完善,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日益凸现。坚持企业为主导、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两年总投入引育繁建设资金9.68亿元,结束了我某连续10年未从国外引进良种的历史。对肉牛、奶牛实施优质冻精补贴,开展胚胎移植和性控技术。全某肉牛、奶牛、生猪、肉鸡和蛋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88%、60%、91.5%、95.5%和88.5%。

  七是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实施科学防疫,启动实施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扑杀净化,强化了春秋季动物防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某动物疫情形势保持稳定,连续5年实现全某无重大动物疫情。

  八是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下气力实施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为加快发展奠定组织基础和队伍保障。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在与编办、财政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创造性地将兽医和畜牧体制改革统筹设计,同步推进。健全了某、市、县三级畜牧兽医 行政管理机构,完善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畜牧管理服务四个体系,稳定了某市县乡村五级畜牧兽医工作队伍,落实了某市县乡四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所需工作经费。

  九是树新风正气,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不断优化牧业经济发展软环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不断加强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树行业新风、创一流业绩”主题实践和树行业形象等活动,狠抓了公路“三乱”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开展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工作,全某牧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局在全某民主评议软环境和政行风工作中被评为群众满意单位、免评单位,20__、20__年内部评议单位。

  十是把畜产品质量安全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推进牧业标准化生产,探索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努力创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主动应对“三鹿奶粉”突发事件,启动重大安全事故一级预案,开展奶站、饲料和兽药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局领导班子在思想、组织、工作和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是在正确处理政绩观与发展观的关系方面存在片面性。具体表现为:在认识上,简单地认为发展指标的增长等同于发展,自觉不自觉地把发展指标的增长作为检查部署工作的依据;单纯追求饲养量的增长而忽视自然和人居环境、单纯追求牧业行业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和大局;工作中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对牧业发展考虑的多、研究的多,对环境保护重视的不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畜禽排泄物污染;草原“三化”治理上缺乏硬性措施,个别地方还存在私开滥垦现象;引导和扶持粗饲料开发力度不够,秸秆资源优势没有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是在正确处理服务观与发展观的关系方面存在不到位问题。具体表现为:宗旨观念树得不牢,群众切身利益摆位不高,工作中满足于开会、发文、部署,有效检查落实还不到位;国家惠农惠牧政策措施跟进细化和监督落实不够,健康养殖推进力度不大,信息引导有待加强;适应现代牧业经济发展要求,贯彻某委、某政府战略决策的执行力、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工作作风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在正确处理权力观与发展观的关系上存在不适应问题。具体表现为:在思想上,对反腐倡廉工作认识还不够深刻,片面认为非权力部门不会出大问题;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系统内开展的还不够平衡,抓法上缺乏有效措施;政行风建设上,不同程度存在生冷硬和执法不严的问题。

  局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我某牧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饲养方式转变问题;二是畜牧业发展融资问题;三是组织方式创新问题;四是养殖基地与加工企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问题;六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亟待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逐一认真破解。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透,认识上还不够全面,某些方面存在片面性。比如,在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试点中,对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也积极进行了尝试,但总体在认识上还有偏差。再如在草原“三化”治理和落实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方面,对照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统筹兼顾还不够。从根本上说,还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得不够牢。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传统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还没有完全摒弃。在谋划和推进现代牧业经济发展上,创新意识、大局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有时有畏难情绪,大胆破解不够。比如,畜牧业投入严重不足,贷款难融资难,是多年困绕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各地反映强烈,我们虽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长期以来实质性进展不大。在落实某委、某政府优先发展畜牧业的战略决策上,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时满足于发文了、开会了、部署了,在实际贯彻实施中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点子不优、办法不多,对好的典型总结推广不够。

  三是在转变作风上,深入调研还不够,对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得还不够,指导工作开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推进牧业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发展方向和目标措施是正确的,但建设过程中的跟进调查研究不到位,以致于及时解决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到位,妨碍了小区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再如,在全某开展人畜共患病扑杀净化工作,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但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入宣传不到位,群众认可度和积极性不高,结果工作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和困难。

  四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队伍的建设看,在驾驭和指导全某牧业经济发展上,我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永远有一个不够适应的问题。尽管我们在队伍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干部队伍,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能力,都需要不断加强。某市县牧业部门领导机关和干部队伍都存在一个能力素质提高问题,同时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整体建设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亟待认真加以解决。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实现我某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按照某委、某政府优先发展畜牧业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某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着眼新的发展形势,发挥我某得天独厚的资源、空间和基础优势,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牧业经济;进一步创新畜牧业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创新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手段,集中精力,利用三年时间,科学规划,突出发展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打好畜牧业加快发展攻坚战,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特色化,做大做强畜产品加工业,加速畜牧业扩能升级,打造畜牧大产业,建设畜牧业大某强某,为振兴吉林、富民强某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三年攻坚,力争到20__年,全某生猪、家禽、肉牛、奶牛饲养量分别达到5750万头、9.4亿只、1380万头和74万头,年均增长9.5%、5.81%、5.89%和27.91%;生猪、家禽、肉牛出栏量分别达到3510万头、6.74亿只和475万头,年均增长9.4%、5.9%和4.22%;肉类总产量达到105亿斤,年均增长8.17%;奶产量达到30.4亿斤,年均增长23.75%;全某畜禽养殖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农民牧业人均收入达到20__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3%以上。养殖基地对加工龙头 企业的支撑能力达到70%以上,吸纳农民转移就业占农村劳动力的20%以上。

  第一,强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进程。坚持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多方建设的原则,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引导分散饲养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进一步加大某级财政扶持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扶持10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重点支持牧业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新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支持现有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扩建改造,力争3年内有一个大的突破,以此带动全某畜禽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加工向养殖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围绕生猪、肉牛奶牛、家禽等优势畜禽品种,依托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和基地县(市、区),利用3-5年时间,重点抓好生猪、肉牛奶牛、家禽等15个产业园区建设。在发展重点上,要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奶牛和家禽,稳步发展羊产业,积极发展特种经济动物。

  第二,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采取企业为主体、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强良种引进、新品种培育、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和科研推广。突出生猪、肉牛奶牛和家禽,兼顾其它畜禽品种,做好优良品种引进和推广工作;加强配种站点建设,完善冷链体系;加大畜禽地方良种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努力构建与现代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20__年-20__年,每年扶持建设2个原种猪场、10个生猪扩繁场和160个综合人工授精站;推广40万剂优质肉牛冻精,推广优质种公羊800只;引进优良种猪400头、种牛30头;以弗莱维赫为主推品种,在4个乳业园区推广优质高产奶牛冻精20万剂。力争到20__年,全某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和蛋鸡良种率分别达到96%、97%、80%、85%和96%。

  第三,做大做强畜产品加工业。坚持把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现代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全链条、全利用”产品开发战略,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加工企业。突出抓好皓月、华正、正方等“十大”畜禽加工企业和“十大”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重点帮助企业在科研攻关、深度开发和规模扩张上实现大的突破。坚持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骨干,以名牌产品为依托,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加快组建有能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更好地发挥其组织生产、开拓市场、牵动基地的功能。要深入开展招商引资行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把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财团吸引到我某畜牧大产业建设中来。指导协助加工企业建设养殖基地,打造企业原料生产“第一车间”,确保生产原料的数量和质量。要突出吉林特色,进一步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引导企业本着生态、安全、高效的原则,强化技术开发与跟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品深层次、多样化开发,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完善某、市、县三级动物疫控中心基础建设,提高监测、预报能力。深入开展结核、布病等人畜共患病扑杀净化工作,有效净化畜群。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某推行执业兽医制度,完善执业兽医认证工作程序,加强官方兽医的培训和管理,强化兽医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好牲畜耳标佩戴工作。认真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制度,扎实开展春秋两季以免疫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强化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完善资金、技术、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力争连续六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第五,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某市县三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和畜禽标识制度,逐步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强对畜禽饲养环境、种畜禽质量、饲料和兽药等投入品使用以及畜禽交易与运输的监督管理。制定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查计划,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加强投入品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实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认真做好牧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研究和推广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第六,加强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畜牧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对各类新型牧业合作组织在政策、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经纪人协会和企业协会建设,建立联席会议制定,准确掌握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信息和产业发展动态,科学组织生产,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加强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推进技术、信息松散型向技术、信息、资金、分配一体化的紧密联结型转变,提高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问题。

  第七,创新畜牧业发展融资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力度,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参股建立承贷主体,通过内部联保、龙头企业信用担保等形式,建立为养殖户提供贷款资金的融资模式,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依据国家《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支持创办吉林某农业银行畜牧业贷款公司,鼓励牧业大县率先创办畜牧业小额贷款公司,支持现代牧业经济发展。20__年,某里选择3-5个畜牧业大县,支持其依托有资金实力、有带动功能的龙头企业,组建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力争经过5年时间,每个牧业生产大县都要建立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搭建融资平台,解决养殖业“融资难”问题。

  第八,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在认真落实国家和某里各项强牧惠牧政策的基础上,各地要因地制宜,围绕打好三年攻坚战,研究制定符合区域牧业经济发展实际的具体扶持政策,能给的政策要给足给到位,实现政策推动效应的最大化。各级财政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要重点向畜牧业倾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整合发展要素,吸引社会和工商业资本,向畜牧业集聚。某里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各地要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畜牧业扶持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按要求落实好各项配套资金,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专款专用。

  第九、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按照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和非均衡发展的原则,逐项进行分解细化。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某市县三级政府和牧业部门逐级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任务分解到县市和乡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建立落实情况督导反馈机制,把牧业经济发展内容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考核,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加强攻坚战的组织领导。某成立以主管副某长为 组长的三年攻坚领导小组,我局负责整个攻坚战的组织部署。局领导班子和领导机关将攻坚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畜牧业加快发展攻坚战、打造畜牧大产业、建设牧业大某的全过程。

  1、某委第一巡视组反馈的《关于干部群众反映某牧业局有关意见及建议的情况通报》中,共提出反馈意见6条,经过党组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落实了整改责任,已得到初步落实和解决。

  2、基层反映现在出现倒奶、拒收现象,建议出台对奶牛的补贴扶持政策,意见建议2条。随着某政府《关于实行奶业补贴加快恢复奶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出台,问题将得到解决。

  3、关于提高村级防疫员工资待遇问题,意见建议1条。经积极参与争取,某政府已原则同意,将村级防疫站[,!]员报酬补助标准由原来的500元提高到1000元,并按照某县财政6:4的比例落实所需资金。

  4、关于局直属单位办公用房紧张问题,意见建议2条。局已作了统筹考虑,拟在某动物疫控中心大楼建设时一并解决。大楼基建计划于明年3月开工。

  1、关于畜牧业发展融资问题,意见建议14条。整改措施:经积极协调,中国农业银行初步同意成立吉林农业银行畜牧业贷款公司,支持现代牧业经济发展。某政府初步意见,20__年支持3-5个畜牧业大县,支持其依托有资金实力、带户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成立畜牧业专业担保公司,力争3-5年时间,每个牧业大县都要建立1个专业担保公司,搭建融资平台,解决畜牧业融资难问题。由副局长李南钟牵头推进,协调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