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向。同时,“三农”问题依然严重,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尤其是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都给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新阶段下,为应对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十二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深入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特编制《兰溪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缘,东北接义乌市和浦江县,东南靠金华市婺城区,西南连龙游县,西北邻建德市。市域东西长67.5公里,南北宽38.5公里,总面积1313 平方公里。下辖兰江、云山、上华、永昌、赤溪、女埠6个街道,游埠、诸葛、黄店、香溪、马涧、梅江、横溪7个镇,灵洞、柏社、水亭畲族3个乡。2010年全市总户数23.03万户,总人口66.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31万人;耕地面积64.26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4.72万亩,标准农田25.31万亩。
兰溪市土地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地貌类型主要有河谷盆地、丘陵与山地,其中山地和丘陵占62.7%,河谷盆地(平原)占30.8%,水面占6.5%,俗称“六山一水三分田”。平原地区水面密布,农耕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宜种性广,物产丰富;山坡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多种经济林果。
水域属钱塘江水系,境内有金华江、衢江、兰江三条大江及梅溪、甘溪、赤溪、游埠溪、马达溪五条溪流;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43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14小时,无霜期265天,全年光照充足且光热互补,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对温水性鱼、虾类生长和繁殖也十分有利。
兰溪是浙江中西部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围绕全面崛起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两创”战略,坚持“强工兴市”,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改善民生,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8.6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9.9∶60.0∶30.1;人均GDP达到27001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26亿元;与2005年相比,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409元、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54元、年均增长9.1%。先后获得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荒山绿化达标县、县级绿化达标(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兰溪是我省传统农业县,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深入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大力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促进了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蔬菜、水果、家禽、水产等主导产业和花木、中药材、棉花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201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5.45万亩,产量12.79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到8.28万亩,产量12.24万吨;果园面积15.72万亩,产量9.46万吨,其中杨梅面积6.01万亩、产量1.72万吨,枇杷面积1.57万亩、产量2760吨,并分别被列入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棉花播种面积7.19万亩,产量7858吨;境内珍珠养殖面积达到7万亩,从业人员5900人;中药材面积3862亩,产量1380吨;花卉苗木面积9617亩,盆栽园艺52万盆,国兰名品100余个。生猪饲养量69.75万头,家禽饲养量978.8万羽,其中蛋鸭饲养量达272万羽;蜜蜂饲养15.3万箱,蜂产品产量列全省第二,养蜂从业人员2800余人,拥有3000群以上养蜂专业村6个、蜂产品加工企业15家,蜂产品年销售额达6亿多元。全市已初步建成“五十里杨梅长廊”,并逐渐形成下蒋坞杨梅、穆坞枇杷、东徐蜜梨、余粮山大红柿、姚郎养蜂、下余养鸭等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专业村。
“十一五”以来,我市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0.26亿元,比2005年增长78.0%,年均递增12.2%,农林牧渔业产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结构由2005年的45.4:0.8:35.0:18.8调整到2010年的51.9:0.7:36.8:10.6;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经种植比例由2005年的55.8∶44.2调整到49.4∶50.6 ,形成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畜牧业向规模型、特色型和节粮型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家禽、蜜蜂为主的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畜牧产业格局。
2006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来抓,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农业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0家,比2005年增加11家,其中省级2家,金华市级20家;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56家,比2005年增加10倍多,其中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金华市星级专业合作社42家,涉及农、林、牧、渔各个产业和具有优势的主要特色农业行业。同时,全市共有8个有机食品、5个绿色食品和33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通过认证;注册农产品商标526个,其中省级著名商标2个;获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7个;拥有“下蒋坞”牌杨梅、“穆坞”牌枇杷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品牌。
“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责任农技制度建设工作,大力推进“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先后启动了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种子种苗、实用技术等科技行动计划,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设施的应用,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继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成立了兰溪市“农民之家”,建立“农民之家”特色网站,组织开展农技庙会,开通热线电话,开辟《金色田野》电视专栏、《农民超市》电台信息咨询栏目,积极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产前农资、产中技术、产后信息等环节的技术信息服务;组织实施了农技推广“百千工程”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逐步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10年全市粮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5%,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85%。
“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土地整理和低产畈改造等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循环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全面启动,设施农业成为新亮点,2010年全市拥有设施大棚40826只,设施面积达到17695亩;农田水利和农机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5万亩,农机总动力28.38万千瓦;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场排泄物治理力度加大,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明显提高,全市年存栏猪100头(牛10头)以上的842个规模场(户)得到治理,共建成44600立方米沼气池,平均每年可产沼气381万立方米左右,利用沼液面积约28000多亩,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大幅增强。
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 “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规划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先导作用,先后编制了诸游线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白露山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和粮食功能区规划,这对于明确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不断更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区,全面实现“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五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来抓,并结合“六大提升行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强化市场型农业、安全型农业和服务型农业建设,不但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满足了市场需求,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我市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持农业平稳发展的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着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加快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和品质效益提升,为实现全市现代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为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环境,培育现代农业主体,壮大特色产业优势,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我市在优产业、强龙头、建基地、重特色、创品牌等方面不断出台优惠政策,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服务保障等手段,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大幅提升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各类经营主体迅速成长,在科技创新、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均作出突出成绩,已成为引领和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与开放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经济社会正进入转型升级和包容增长的历史新阶段。由此可以判断,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转型时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也日益突出,其中“三农”问题仍将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的加大,促进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因此,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突破万元,农业、农村经济发生较大变化,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优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时期,我省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趋势将会持续,并有望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提前进入基本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未来几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出现新特征,其中农业发展将进入转型升级期,农村环境将进入全面改善期,农民身份将进入加快转换期,统筹城乡将进入协调融合期,体制改革将进入攻坚克难期。在此背景下,兰溪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关于“富民强市”和“建设惠及全市人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并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作为全市当前及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为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和地区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各种资源通过国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重新配置,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浙江省位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是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区域,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成员之一,一直处于竞争与合作的最前沿,随着今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建设以高效、绿色、生态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已成为主旋律,标志着农业进入新一轮的发展期。地处浙江中西部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兰溪市,应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新时期的特点,充分发挥在区位、资源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与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迅速兴起,并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农业科技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起支撑和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成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占据着农业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特别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农业技术,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精准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得到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强大动力,支撑着未来农业的发展,引发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和快速更迭,推动了农业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全面转型升级,更为我市农业带来更大发展潜力和难得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已连续出台多个“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兰溪市委、市政府结合自身实际,亦不断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扶持力度,并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强“两区”建设等重大举措,这充分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的关注度和扶持力度继续加强的趋势将长久不变,从而为深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农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以及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
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88.4亿元增到2010年的178.6亿元,年均增长15.1%,增幅居金华各县市区前列,人均生产总值从13438元增长到23700元。同期地方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4.5亿元增到2010年的11.2亿元,年均增长20.0%,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县域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政策支农和扶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在政府扶持农业举措的引导下,一批工商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凭借其资本实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涉足农业,把工业经营的理念引入农业,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全市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虽然经过多年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全市农田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尤其是农业水利设施脆弱,功能老化,配套不全,优势农产品基地内交通道路、设施装备等尚不能满足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需求,距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表现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滞后,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农产品深精加工能力不足,带动能力较弱,缺乏能推动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骨干型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弱小且功能单一,对农民服务带动能力不足,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农业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农用地流转难度仍然较大,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结构调整缺乏宏观上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结构调整仅局限于各乡镇(街道)、行政村内小范围的自我调整,没有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产业协调发展格局,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与市场消费需求不对称;同时,特色产业和产品比重低,品种散而杂,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难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造成农业产业竞争力不强。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张,工业“三废”、畜禽养殖业排泄物以及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农业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承受的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压缩了农业发展空间,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大县和精品特色农业强县为目标,以“两区”建设为抓手,全面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总体要求,突出“转型升级、强农富民”主线,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凸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贡献,努力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新一轮的跨越,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着眼于农业整体改造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充分利用资源、生态、经济、市场和技术优势,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要求,突出当地产业特色和资源集聚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形成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科学把握发展重点,积极构建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产业层次,推进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积极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大力推行绿色技术,实施清洁化生产,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扎实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活动,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大技术集成和创新,全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和生产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科技含量;创新农业发展体制与机制,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营造有利于发展新产品、壮大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的机制条件和政策环境,促进各种先进农业产业要素的集聚与融合,形成共同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立足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瞄准现实需要,着眼潜在需求,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发挥政策引导和统一协调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与经营机制,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按照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要求,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村的繁荣与进步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创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积极构筑产业特色鲜明、装备现代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五年努力,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转型升级、综合实力提升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初步建立产业特色明显、区域布局合理、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农业区域,力争成为浙江中部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保障供给区、现代农业建设的实验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区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示范区。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3.33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元,年均增长11%以上。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在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大对农业主导优势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形成一批在市内外乃至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竞争力和特色鲜明的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以及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兼顾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以提升质量为中心,规模化发展为重点,走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循环畜牧业之路,以高效生态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职业农民、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使产业联结机制更加紧密,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其中金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
——农产品加工水平有较大提高。积极培育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引进推广一批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先进的农产品加工装备,重点在水果、蔬菜、珍珠、畜禽等产业取得突破。到2015年,全市主导优势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产品质量水平有较大提升。以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为理念,着力推进集约化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得到更快发展。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标准化实施率达55%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大幅度提高。
——农产品流通体系更加完善。积极构建农产品现代营销体系,建设主导特色产业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搞活农产品流通。到2015年,形成以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专卖店为骨架,连接乡镇、村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围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农机服务、农业信息服务等体系,提高全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到2015年,各乡镇普遍建立“三位一体”服务机构,粮油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农业信息化程度达到55%。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努力改善农产品的生产条件。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农业自然资源,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到2015年基本遏制三江流域污染源的产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
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为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树立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思想,以生态化理念、生态化技术和生态化模式来指导农业、发展农业、引领农业和保护农业,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生态经济,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多产业协调发展。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围绕打造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重点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农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向市场化、商品化经营方式转变,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的现代化经营之路。
坚持以质量创品牌、靠品牌占市场,加强品牌整合、保护与宣传,做大、做强现有的名特优品牌,培育、提升有潜力的高精尖品牌,开发、打造新的强势品牌,鼓励开展原产地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证明商标等申报,逐步培育形成一批省级或国家级农业名牌,进一步提升产品档次和品牌美誉度,以品牌战略带动企业管理和市场开发。
进一步突出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依靠科技创品牌、增实力。紧紧围绕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继续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步伐,组装配套和推广成套农业实用技术,促进科技与生产、科技与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农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以建设现代精品农业为目标,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按照“设施现代化、科技高新化、产品精品化、环境优美化”的要求,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集聚各类资源要素,以点带面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市农业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2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6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2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以及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
以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农业综合区为平台,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造为支撑,突出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与产业间的相互融合,在沿游诸线的游埠、永昌、水亭、诸葛等街道(镇)和女埠、黄店等街道(镇)分别规划建设2个2万亩以上特色鲜明、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成为我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各种资源要素整合的投入区。
充分利用市、乡镇(街道)的区域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打造具有区域竞争能力的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为目标,以兰溪杨梅、枇杷、蚕桑、兰溪小萝卜、水产养殖、毛竹等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建设6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形成农业“块状经济”发展格局,培育发展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导优势产业,推动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围绕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强村目标,立足各乡镇(街道)资源禀赋,按照建设“精细农业、精品农业、精准农业、精美农业、精良农业、精英农业”的要求,以“一乡一园一品”工程为抓手,打响兰溪品牌农业名片,通过政策引导,服务推动,建设柏社山地蔬菜、云山葡萄、赤溪早熟梨、兰江芦笋、横溪香芋、兰溪大红柿、兰溪香榧、峰登高效渔业、永华生态龟鳖、香溪中华蜂、鲜食春大豆、横溪马铃薯等12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力争使每个特色农业精品园都建立起一个规范化农民合作社,推进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农业经济新格局。
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标准,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择地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好、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市精品农业的示范样板。
“十二五”期间,全市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总目标,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建设吨粮田为核心,选择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建设粮食功能区。在2010年建成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上,规划2011-2014年全市共建设粮食功能区8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功能区39个,涉及云山街道、上华街道、永昌街道、赤溪街道、游埠镇、诸葛镇、黄店镇、香溪镇、马涧镇、梅江镇、水亭乡、柏社乡等,面积65710亩。
发展方向:积极发展高产加工型专用早稻,着力提高晚稻稻米品质,鼓励发展特色小杂粮和鲜食旱粮;全面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扩大优质米生产规模;开展品牌创建,提高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化经营水平,争取成为浙江省优质稻米的主要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12.50万吨。
重点建设措施:①加强基本农田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②实施良种工程,继续推广粮食主导品种,提高优质粮食品种的覆盖率。③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稻强化栽培、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稻鸭共育、渔稻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④加强农机、植保等社会服务组织建设,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和田间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⑤建立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农户制度,严格落实农技人员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责任,抓好一批规模大户和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基地。⑥引进粮食深加工技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
优势区域布局:粮食生产以上华、永昌、赤溪、游埠、水亭等乡(镇、街道)为重点。
发展方向:按照市场需求,强化政策引导;开发冬闲耕地,扩大种植面积;依靠科技创新,良种、良技、良法、良机相配套,着力提高单产,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改善品质;加强基地建设,提升生产能力。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2万吨,“双低”油菜普及率达到100%。
重点建设措施:①积极推进油菜生产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栽培和产业化经营,扩大浙油50等“双低”油菜品种覆盖率;②实施轻简化栽培,建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和联合收割技术,提高油菜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实现油菜机械化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③推广油蔬兼用型品种,开发双低油菜菜苔,提高油菜种植效益。④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培植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种子生产部门合作,建立稳定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推进产业化经营。⑤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油脂精炼程度和糟粕利用程度,努力提高油菜综合经济效益。
优势区域布局:油菜生产以永昌、赤溪、游埠、女埠、黄店、水亭等乡(镇、街道)为重点区域。
发展方向:以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为导向,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围绕“安全、优质、特色”目标,全面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型、品牌型、绿色型转变,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新格局,使兰溪成为浙中地区主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15万吨,其中山地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2万亩。
重点建设措施:①以云山街道、香溪镇和黄店镇农服公司为载体,加快开展以兰溪小萝卜、落汤青、四季豆、白皮黄瓜等品种为主的提纯复壮工作。②积极引进高产、高效、抗病力强的优良蔬菜新品种,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设施栽培、微蓄微灌等蔬菜多样化增效技术,提高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③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和健全蔬菜检测体系,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创立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④培育蔬菜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蔬菜产业链,提高菜农组织化程度,继续在大中城市设立蔬菜销售窗口,促进蔬菜流通。⑤建立蔬菜办公室或蔬菜专业服务站,协调和指导全市蔬菜生产,开展订单农业和绿色食品标准达标工作。
优势区域布局:蔬菜生产以云山、永昌、游埠、兰江、横溪、梅江、柏社等乡(镇、街道)为重点,形成以云山、游埠、兰江、永昌为主的平原蔬菜生产基地;以柏社、横溪、梅江为主的山地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方向:以“安全、优质、大果、高效”为目标,发展和提高种植业、扶持加工业、带动休闲观光业,加大优化改造力度,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优质杨梅生产基地,全面提升杨梅产业水平。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杨梅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年产优质杨梅2.5万吨,建成沿47省道的高标准、高质量的50里杨梅长廊。
重点建设措施:①引进优良杨梅品种,推进品种更新,扩大优势品种种植面积。②推广应用大枝修剪、矮化早结、配方施肥、花果调控、绿色防控等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杨梅单产和优质果比例。③发展壮大杨梅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仓储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积极推进果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实现产品多次增值。④精心组织参加各类展示、展销、评优和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兰溪杨梅的知名度。⑤加强品牌整合,争创全国驰名商标。⑥充分挖掘文化休闲功能,以50里杨梅长廊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杨梅品尝观光游,给居民提供杨梅采摘、品梅赏景的好去处。
优势区域布局:水果生产以马涧、柏社、云山、香溪等乡(镇、街道)为重点,形成优质杨梅生产基地。
发展方向:以产量、品质、效益三提高为目标,引进种植优质白砂枇杷品种,加强科学管理,注重精细包装,满足市场的高端消费需求;同时发挥枇杷常绿树、树姿美观、花香宜人的优点,与休闲观光产业结合,在秋冬季枇杷花开时可吸引游客赏花,在成熟季节可开展枇杷采摘游,以提高枇杷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优质枇杷发展到1.8万亩,年产优质枇杷0.5万吨。
重点建设措施:①引进优良品种,推进品种更新,扩大优势品种种植面积。②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用微蓄微灌节水设施,推广应用枇杷高效栽培新技术和枇杷采收、贮藏保鲜技术,提高枇杷单产、优质果和精品果比例。③加强抗冻防冻技术研究,提高枇杷抗灾能力。④发展、巩固、提升枇杷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产品质量认证,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果品产后处理和营销,提高枇杷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
优势区域布局:枇杷生产以黄店、女埠、诸葛等镇(街道)为重点,形成以优质枇杷生产基地。
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稳量、提质、增效”为目标,紧紧围绕环保型、生态型、健康持续型畜禽产业,重点发展以蛋鸭为主的家禽养殖业,走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之路,逐步建立起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家禽业。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家禽饲养量稳定在900万只左右,其中蛋鸭养殖量稳定在300万羽左右。
重点建设措施:①在三江干流河段及两岸100米、风景名胜区等重点禁养区内禁止畜禽养殖;控制散养区饲养量,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有效保护水环境。②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种养模式和优质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加快生态畜禽小区建设,减轻养殖污染;加大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设施化应用力度,提高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水平。③建设蛋鸭良种繁育基地,加快良种繁育步伐。④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安全。⑤积极发展禽蛋制品加工,提高产业化水平。⑥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区域兽医技术网络,强化动物防疫和产品安全监管,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优势区域布局:家禽生产以黄店、上华、兰江、永昌、女埠、香溪等镇(街道)为重点,形成优质高产蛋鸭养殖基地。
发展方向:立足当地资源,发挥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淡水养殖业为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特色渔业、高科技渔业、外向渔业和生态渔业,促进渔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增强渔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淡水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10万亩,其中建设蚌鱼高效生态联养示范基地3.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97万吨,渔业总产值4.89亿元。
重点建设措施:①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大力发展鱼珠混养和龟鳖等特种养殖,积极发展水库、山塘生态养殖,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双认证,提高水产品质量。②调整水产养殖结构,以珍珠养殖技术创新及加工为突破口,突出名特优水产品和苗种生产,提高水产品产值。③加强水产良种繁育和推广,制定优质珍珠养殖技术标准,做好病害防治,提高水产养殖水平。④培育珍珠深加工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发珍珠药用、美容和保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⑤扶持培育休闲渔业,做到以水养鱼、以鱼治水,拓展渔业发展空间。⑥在兰江、衢江部分区域开展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人工放养,鲤鱼、鲫鱼、团头鲂、三角鲂、圆吻鲴、河蟹等的资源保护和增殖放流。
优势区域布局:水产养殖以赤溪、游埠、香溪、永昌、云山、诸葛、黄店等乡(镇、街道)为重点区域。
发展方向:以市场为中心,以质量为抓手,向品牌要效益,组建营销网络,引导蜂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提升蜂产业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蜂发展到16万箱,培育2个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蜂产品加工企业。
重点建设措施:①建设一批蜜蜂良种繁育基地,不断提高种蜂质量。②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蜂产品质量安全。③拓展深加工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④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协会和农民经纪人中介组织队伍,推行“蜂场+商店”营销模式,搞活蜂产品流通。⑤以“浙江畜牧网”、“金华畜牧网”、“兰溪农业信息网”为平台,涉农院校为支撑,建立和完善市场、技术、防疫等信息网络,为养殖场(户)和加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优势区域布局:蜂业生产以香溪、横溪、赤溪、上华等镇(街道)为重点,形成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
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兰溪地处丘陵地区,林特资源丰富的优势,以调整结构为重点,科技进步为依托,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培育以毛竹、香榧、大红柿、花木等为重点的林特产业,成为浙中乃至浙江省重要的林特产品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毛竹、香榧、大红柿、花木为主的林特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产值6000万元以上。
重点建设措施:①抓好名优稀特苗木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形成速生、常绿、灌木多元化发展格局,积极培植一批苗木生产专业村、专业户;加大对花木资源保护,进一步发挥全国最大的兰花培育基地之一和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的优势,做大花木产业。②实施毛竹低产林改造,提高毛竹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扶持重点竹制品加工企业、毛竹种植大户,做大做强兰溪的毛竹产业。③引进推广大红柿矮化丰产及加工、无性系良种香榧和早实丰产栽培技术,加强香榧等林特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发,建立从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加工全程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④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社员”等模式,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优势,带动全市林特产业发展。
优势区域布局:毛竹生产以马涧、梅江、柏社、横溪、香溪、黄店等乡(镇)为重点区域;香榧生产以柏社、梅江、横溪、黄店、马涧等乡(镇)为重点区域;大红柿生产以黄店、马涧等乡(镇)为重点区域;花卉苗木生产以兰江、柏社、横溪、游埠、灵洞、上华、永昌、马涧、女埠等乡(镇、街道)为重点区域。
发展方向:以效益为目标,以本市的制药企业为后盾,走种植、科研、产销为一体的路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中药材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基地带动作用,引导农民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度,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建设措施:①依托国家天然药物产业基地,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建立示范基地,提高中药材种植的科技含量。②实施种子种苗工程,重点选择本市企业需求量大、市场竞争力强、具有稳定供求关系的优势中药材品种,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种子选育、繁育基地和GAP认证基地,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水平。③通过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标准化管理,既保证公司的生产原料,又带动农户增收。④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完善中药材产业化经营体系,做强做大全市中药材产业。⑤统筹规划中药材生产基地,以业主型基地为重点,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保证药农的利益,实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优势区域布局:中药材生产以黄店、游埠、诸葛、女埠等镇(街道)为重点区域。
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稳定面积,优化布局,强化基础,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提升品质;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机制,提高植棉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原料棉供给。
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棉花面积达到7.5万亩,皮棉单产达到110公斤/亩,总产量达到8250吨。
重点建设措施:①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平整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提高棉田抗旱排涝能力和土壤地力。②加快棉花新品种、基质育苗技术和省工节本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棉花的抗病虫、耐盐碱、耐干旱和高产稳产等能力;利用棉花支架套种蚕豌豆等蔬菜,或实行棉花与春大豆、玉米、瓜类等进行间植,提高亩均经济效益。③加快可控降解地膜、缓释包膜肥、工厂化育苗设施、膜下滴灌设备等生产投入品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有效降低投入品成本。④大力发展棉花(棉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⑤依托本市的棉纺企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与棉农签订收购协议,提高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优势区域布局:以女埠、水亭、永昌、游埠、上华、黄店、兰江等乡(镇、街道)为主,形成棉花生产优势区域。
发展方向:抓住“蚕桑西进工程”的有利机遇,大力开发高产稳产蚕桑新基地,推广优良桑、蚕新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养蚕技术水平,全面提高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桑园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年产优质蚕茧1000吨。
重点建设措施:①以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高产桑园示范园区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②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桑、蚕品种的不断更新,基本普及省工、节本养蚕和方格蔟上蔟优质茧生产技术,提升蚕桑产业层次。③实施小蚕集约化饲养,发展集中成片、适度规模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培育蚕桑大户,逐步推进规模经营,确保蚕业生产安全。④创新经营机制,实现产销联合,不断增强蚕桑产业竞争力,打造蚕桑区域品牌。
优势区域布局:蚕桑生产以梅江、横溪、香溪、柏社、永昌等乡(镇、街道)为重点区域。
发展方向:坚持“发展、提高、整合、集聚”并重,利用本地资源和外地资源并重,加快培育主导优势产业,重点加强以水果、畜禽、水产品、蔬菜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精度,把农产品加工业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实现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突破性发展。
发展目标:至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80家,其中市级加工型龙头企业45家,加工产值达到21亿元以上。
重点建设措施:①大力加强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档次、打响品牌。②进一步发展水果深加工;蔬菜、肉禽类的冷藏、保鲜、速冻、脱水加工及分割包装项目,以适应城市“农改超”的需要。③继续加大引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市场引导等方法,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培育规模大、品牌响的骨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全市主导优势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
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地处浙中西部的特殊区位优势,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现代农产品配送和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速市场的整合与升级换代,搞活农产品流通。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建设完善农产品专业市场7个,其中重点建设一个门类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物流便捷的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年销售本地农产品5亿元。
重点建设措施:①统筹规划,优化市场布局,加强市场流通资源、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②加快改造、提升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交易中心),建设跨区域的大型综合性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形成辐射能力强、覆盖面广、交易成本低的农产品流通网络。③鼓励并扶持农产品营销大户、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组建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实行质量标准、产品品牌、生产技术、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统一服务,进一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发展方向:依托兰溪市农耕历史文化、人文古迹、民俗活动、田园风光、古村落等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生态、文化功能,积极改善基础设施,丰富内涵功能,形成一批知名度高、文化品位浓、特色鲜明的休闲观光示范区(点),促进全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目标:规划到2015年,全市建成市级以上休闲观光农业园区5个、农家乐特色村8个、特色点16个,三星级以上经营户30家以上;年接待休闲观光农业游客200万人次以上,总收入达4.65亿元。
重点建设措施:①按照规划在先、有序发展的原则结合主导特色产业建设,充分利用“兰花之乡”、“蜜蜂之乡”和“杨梅之乡”优势,深度挖掘文化元素,不断丰富休闲观光农业内涵,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②突出重点,实施精品战略,以白露山农业观光采摘生态旅游区、马涧杨梅采摘生态旅游区为重点发展区域,着力打造诸葛农耕文化和农业休闲观光游、城郊观光休闲游以及梅江民俗风情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提升一批有内涵、有档次、有带动力的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点),进一步扩大兰溪休闲观光农业的知名度。③完善休闲观光园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景点,提高从业人员的素养和技能,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④通过挖掘特色、营造特色,创建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品牌,推动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走入上规模、上水平的发展轨道。
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加强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重点引进能够推动全市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和有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强地方特色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通过建立市级引进良种的隔离试验区和新品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步伐,并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育种,扶持企业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促进育繁销紧密结合,从而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兰溪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优良品种覆盖率。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针对重点产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鼓励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校(单位)合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或攻克技术难关,力求在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质量安全、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要积极研究适合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的生态高效种养模式、农作制度,组装配套和推广成套的农业实用技术,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集示范、引导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全市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结合“农民之家”入乡进村和农技推广“百千工程”活动,建设一支能深入生产一线,能针对具体问题提供技术服务的科技队伍;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民营科技组织、供销社等社会化科技力量积极参与农技推广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对农业科技的“传、帮、带”作用。
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紧紧依托农业技术部门、农技推广部门及社会其它力量,以培育新型专业农民为重点,大力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培训制度;要优先支持现有的农广校、农函大,以及各种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加强以农业种养大户、农业企业经营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领导骨干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用现代化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
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建设,完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激励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工商企业和个体业主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对发展订单农业和与农民联建基地并帮助解决销售困难的农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按照保优汰劣、扶强扶优的原则,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鼓励实力强、品牌好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向农业领域延伸。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方式和技术设备,进行产品升级改造,扩大农产品出口,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区域农业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坚持以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积极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组建以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牢牢把握“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核心,紧紧抓住“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大力开展专业合作社的“五化”建设,并按照“八个有”的要求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提高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和服务于农业的水平。
积极创建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整合品牌资源,重点培育区域性农产品品牌,推广“商标+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新模式,鼓励更多的农副产品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着力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依法保护品牌,并加强品牌和标识使用的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和市场准入,加大对冒牌和违规使用标识的打击力度,逐步形成品牌市场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广应用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蔬菜、水果、家禽、水产品等产品中农(兽)药残留及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其率先制定完善企业标准,对原料及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实施全程标准化控制,全面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产品质量的规范管理,确保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构建以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骨干、产地和批发市场检测点为依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定期与不定期检测相结合,市场检测、基地自检和市检测中心抽检相结合,检测结果发布与反馈相结合的检测制度;同时,加强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素质,造就一批精干、高效、精业务、懂法律的农产品质量检测队伍。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与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体系,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全面推广产地编码和安全条形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加强质监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提升市级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管,净化农业生产经营环境;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报告系统,形成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一体化快速反应体系,切实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
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大力扶持农机协会和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探索建立以基层农机服务站、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功能齐全、体系完善、运转高效、服务便捷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化的服务。深入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扎实开展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稳步提高水稻主要环节机械化程度,加快推进畜禽机械化养殖,不断拓展水果、油菜等经济作物机械应用领域,提高全市农机化水平和物质装备能力。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整合全市农业信息资源,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加强农业信息的数据收集整理,推动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的建设。继续实施提升农技110和“农民信箱”等工程,加快“新农民之家”建设,继续建设好市级联络站和村级联络点,构建融信息采集发布、农产品销售、工作联络、预警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做好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信息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对农村信息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建立高素质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发挥好政府与广大农民之间信息“二传手”的作用。
重视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产销对接、产业协会协调、政府储备调节的市场调控机制;继续抓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实施,方便农产品跨区域流通。引导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业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推介会、新闻发布会、供需洽谈会,搭建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桥梁和纽带。积极组织参加省农博会、上海农展会、中国农交会等,加大促销力度,努力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扩大农产品销售空间,带动农民增收。
增强农业灾害预测预报和防御能力。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切实提高对台风、干旱、暴雨、寒潮、冰雹等气象灾害和洪涝、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的预测、预警准确率;加强防灾减灾技术宣传,提高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时效性。加强险库危坝、河堤干渠等关键性防汛抗旱设施的安全检查、加固、修复,抓好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先进适用农业设施、装备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降低自然条件的约束,实现对自然灾害有效规避。
提高灾害应急处置、救助和恢复重建能力。完善森林防火、防台风、防汛抗旱、防地质灾害、防农业生物灾害等应急预案,做到“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形成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灾体系;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探索开展风险评估,加强和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抓好应急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建立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建立重大农业生产事故补偿准备金和农业救灾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探索农业保险和政府救灾资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对灾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的支持,提高农业灾害恢复重建能力。
完善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以强化主体责任和基层乡村责任为重点,构建更加有效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突出抓好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流通监管和人畜共患病防治。完善市、乡镇疫苗冷链系统、网络系统,加强疫病监控设施和疫病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强化检疫规范化管理,确保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规范有序进行。按照公共植保体系要求,健全基层植保队伍建设,认真开展重大植物疫病防控行动,严防疫病发生和蔓延。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要严格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依法处理,及时拔除疫点,防止扩散蔓延,保障全市农业生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
根据农业产业区域布局规划的总体目标、建设重点与主要建设任务,以优质化、基地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为方向,近期重点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工程等五大重点工程,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坚定不移地推进兰溪市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如期完成。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到2015年,重点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9项,使全市范围内各乡镇都建有规模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继续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培育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15年,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4项,使全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储运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相适应。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水库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等,到2015年,重点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项,使全市农田基本水利及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提高抵御台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平台,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到2015年,全市重点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4项,争取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2个,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2个,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6个;在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内,有机肥覆盖率达到60%以上,秸秆和沼肥利用率达到95%以上,逐步建立健全生态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土地流转、农机化促进工程、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监测网、护林防火网等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工程建设;到2015年,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工程项目12项,使全市主要农产品标准化实施率达到75%,动物防疫率达到100%,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到90 %。
1 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 (1)游诸线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区域:诸葛、永昌、游埠、水亭;主导产业:中药材、蔬菜、茶叶、水产、生态畜牧业)。
(2)白露山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区域:女埠、黄店、兰江,主导产业:枇杷、白桃、白菊花、果蔗)。 2010-2013 农业局、水务局及相关乡镇、街道
2 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 以兰溪杨梅、枇杷、蚕桑、兰溪小萝卜、水产养殖、毛竹等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建设6个规模集中,生产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 2011-2013 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及相关乡镇、街道
3 特色农业精品园 以“一乡一园一品”工程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建设12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 2010-2012 农业局
4 粮食生产功能区 在现有标准农田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按照“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利”配套的要求,建成10万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2010-2014 农业局
5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择地建设100个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好、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成为全市精品农业的示范样板。 2011-2015 农业局
6 大红柿基地 继续做好森林食品基地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使万亩大红柿基地均达到森林食品生产基地的标准要求。 2011-2015 林业局
7 林果观光旅游基地 培育集观光、采摘、品尝、休闲为一体的杨梅、枇杷、大红柿示范园区8000亩,培育农家乐接待大户200户,年接待能力达到40万人次以上,建设以马涧镇、柏社乡、黄店镇、女埠街道为主的森林食品基地5万亩。 2011-2015 林业局
8 枇杷基地 建成以女埠街道穆坞村、虹霓山村为主的1.5万亩枇杷森林食品基地,投产面积1.3万亩,年产量达到6000吨,总产值2500万元。制订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创建森林食品品牌。 2011-2015 林业局
9 笋竹两用林基地 以马涧、横溪、梅江等镇乡为主,建成5000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发展竹制品和竹笋加工企业,带动我市竹业的发展。 2011-2015 林业局
1 农业龙头企业 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 2011-2015 农业局
2 农民专业合作社 围绕主导优势产业,重点扶持12家省级规范化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1-2015 农业局
3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规范建设植保统防统治服务组织20家,农机服务组织18家,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5家。 2011-2015 农业局
4 农产品交易市场及物流中心 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及物流中心。 2013-2015 粮贸局
1 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 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7万亩,加大有机肥推广力度,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面积。 2010-2015 农业局
2 钱塘江四级干堤加固工程 在灵洞、香溪、女埠等镇乡、街道加固汇潭前方、洲上、张坑、塔山、中洲、官塘、吴村、方村、女埠等片20年一遇标准的堤防79.97km。 2011-2015 水务局
3 芝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在黄店镇,中型水库,正常库容2800万方,大坝防渗加固,涵管、溢洪道改造等。 2013-2014 水务局
4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完成陈大门等2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2011-2015 水务局
5 山塘、机埠泵站、堰坝等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整治801座病险山塘、新建17座山塘;更新改造机埠泵站956座,总装机19162KW;加固、改造堰坝125条,新建堰坝65条,合计堰长3562米。 2011-2020 水务局
6 梅坞口水库工程 位于灵洞乡洞源村,为小(1)型,正常库容约300万方。 2014-2015 水务局
7 白殿前水库工程 位于诸葛镇畈田村,为小(1)型,正常库容约150万方。 2014-2015 水务局
8 杨塘垅水库工程 位于水亭乡,为小(2)型,正常库容约22万方。 2011-2012 水务局
1 农村沼气工程 全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14处,发展户用沼气4900户,新建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6个,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2%以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2010-2015 农村能源办公室
2 农业、畜禽养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新建5个畜禽养殖固体废物收集处理中心,年总处理能力15万吨。对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进行价格补贴。 2011-2015 农业局、畜牧局
3 公益林管护建设 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区内的限伐、禁伐措施,加强封山育林和护林,提高林分郁闭度,启动阔叶林发展工程,重点是城镇周围(横山、大云山)、森林公园(六洞山)景观绿化和城镇饮用水源涵养林工程。 2011-2015 林业局
4 绿化造林 全市完成人工造林3000-5000亩,其中平原人工造林500-800亩;四旁植树200万株;迹地更新造林当年产生的迹地次年完成;建成28万亩郁闭度0.7以上生态公益林;扶持培育科技型林业龙头企业5-7家。 2011-2015 林业局
1 农民科技培训 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全市完成各类农民培训5万人次。 2011-2015 农办
2 新农民之家 占地8037平方米,主要功能设置为“一基地、两厅、三站、四中心”。 2011-2012 农业局
3 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稳定的村级防疫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基层站办公场地和必要办公设施。 2011-2012 畜牧局
4 土地流转项目 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构建流转平台,规范土地流转面积5万亩。 2011-2015 农业局
5 农机化促进工程 建设1个1100亩农机化示范区,提高水稻、油菜等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2011-2015 农业局
6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并做好标准化推广工作。 2011-2015 农业局
7 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 在主要森林病虫害多发地段设立预防预报点,建立松材线虫病和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防治网、森林植物疫情监测网。 2011-2015 林业局
8 护林防火网 以金衢盆地重点森林火险区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各镇乡、街道现有扑火队伍为核心,聘用专(兼)职护林员,组成覆盖全市森林的林业护林防火网。 2011-2015 林业局
9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 以兰溪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为主,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处置突发性疫情。 2011-2015 林业局
10 有害生物防治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高御灾减灾能力,基本控制大面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蔓延。确保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6%以上,成灾率低于0.15%以下;抓好花卉苗木的产地检疫,检疫率达90%以上。 2011-2015 林业局
11 耕地质量监测与检测体系 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6个,动态监测点100个。提升土肥实验室检测能力与质量,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建立耕地质量管理评价信息系统。 2011-2015 农业局
12 农产品监督检测体系 建立乡镇基层检测室1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态监测点20个。提升市农产品监测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通过计量认证和机构考核双认证。 2011-2015 农业局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把“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议事日程,有效整合有关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尽其责的工作机制,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措施,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规划推进机制,努力为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建设任务和目标的全面完成。
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宣传“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政策措施等,形成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大声势与合力,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理念与内容深入人心,成为各级领导、部门和群众的广泛共识,将农业发展成效与各自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开展现代农业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参与程度,营造规划实施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和落实目标责任制,结合实际制定规划的实施方案,把规划的完成情况作为相关部门和乡镇分管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确定项目或目标责任人,定期检查考核,并自觉接受各级人大监督,确保规划中各项建设任务和目标的全面完成。
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每年财政支农增长幅度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力度,各级财政涉农资金要向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基地)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加大对区域内的农民培训与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公共服务平台、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广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逐步形成一批效益显著、辐射带动面广、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
以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绩效为目的,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协调整合力度,提高各项资金安排使用的集中度,逐步建立规划、资源、资金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财政支农工作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并建立专项资金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平台,重点向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倾斜,通过重点工程的实施带动支农资金的集中使用,发挥政策性资金的聚集效应。
充分发挥各级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利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杠杆引导信贷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资本投向农业领域,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以独资、合资、承包、股份制等形式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和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打造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平台。完善农业信贷政策,以财政贴息或支持贷款担保方式,鼓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提供贷款,鼓励建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或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募集发展资金,缓解农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要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高度,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支持土地整理、土壤肥力改造、高标准农田和水产养殖塘标准化改造、林区作业道路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安全保障为中心,突出抓好水库除险加固、清水河道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提高农业抗灾防灾能力;继续加大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力度,加强对排灌泵站、水闸的更新改造,硬化渠道的维修、管护工作,提高排灌效能和效益。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深入推进“森林兰溪”工程,加快乡村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平原绿化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推进生态屏障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治理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继续加大林分改造力度,结合修建防护带等,在生态公益林界定区范围内大力营造阔叶林和混交林,逐步提高林分质量;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以森林防火和松线虫病防治为重点,切实加强林业灾害的监测防范,扩大生物防火林带,控制森林火灾,并加大依法治林力度,积极构建森林生态防护林体系,增强全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重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广泛运用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提倡使用有机肥、高效低残留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用量;积极推广农牧、林牧、渔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推进沼气、沼液、沼渣资源的综合利用,力争实现规模养殖零排放;积极开展土壤生态修复,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多种秸秆还田实用技术和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果肥结合和粮肥结合等生态种植模式,提高土壤的适种性和安全性;加大江河水体污染治理,加快河流沿线老污染源治理和截污步伐,有效改善河流水质。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深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改革,结合“新农民之家”建设,全面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组织领导、管理与服务,完善市、乡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尤其鼓励农户成片长期流出土地,完善农村相应社保制度及实施土地流转政策性担保等,并通过集约化经营、实行保底分红和二次返利等途径获取收益,确保农户能够长期分享土地流转的成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集聚,为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条件。
加快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扩大试点,重点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强化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责任,进一步明确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扩大支农服务范围,将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纳入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商业性金融支农的资金比例,重点向农产品优势产区倾斜。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探索和实践土地抵押、林权抵押等多种农业担保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信用评价体系,开展农村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全面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按照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有限风险与分层担责相结合的原则,以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作为农民参保投保的联系纽带,采取“政府推动、商保代理”的方式,建立农业政策保险公司,设立农业保险风险专项基金,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设立农业灾害风险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对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疫情损失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和粮食主产区粮油订单大户的补助,建立和完善动植物种子储备风险基金,用于统一供种的市场风险造成损失的补助。
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切实加强执法机关和人员的法治培训和学习,推进执法行为的规范化,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继续抓好农业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利用各种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采取送法下乡、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等方式,扎实有效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实现农业部门干部懂法、依法行政,农民群众知法、守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使农业各项管理工作走上法治轨道。
深化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建立机构设置合理、运行高效便捷、行为规范公正、队伍精干廉洁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农民权益保护、动植物防疫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资生产经营秩序监管、农机安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职能,继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定期报告和检查考核制度,把农业依法行政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并加强内部自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