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乾途注册-首选链接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4-10-17 03:01   

  200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5轮猪周期;本轮猪周期从2018年开始,2021年以来,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猪价下行和饲料成本上涨双重压力,陆续出现盈利能力、现金流情况恶化及债务负担加重等情况。2022-2023年上半年,猪价先降、后升、再降,但波动趋缓,主要生猪养殖企业经营情况有所改善;部分企业信用级别或展望变动,未发生实质性违约,行业内企业无新发债券,呈现融资净流出态势。

  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1年6月底达到本轮猪周期峰值后高位震荡整理,生猪出栏量增加,猪肉供大于求,产能去化仍将是2023年全年行业运行主基调。目前正处于第5个猪周期结尾与第6个猪周期起步间的磨底过渡阶段,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产能出清后有望迎来猪周期上行机会,叠加种猪及猪苗成本下降、养殖效率提升,生猪养殖企业有望实现亏损幅度收窄或实现盈利。本轮周期后,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行业格局将有所优化。

  生猪的供需期间错配导致猪价波动,而生猪供给是猪周期形成的关键因素。2000年以来,中国共经历了5轮猪周期。本轮猪周期从2018年开始,目前处于第5个猪周期结尾与第6个猪周期起步间的磨底过渡阶段。

  在猪周期运行逻辑中,生猪的供需错配导致猪价波动。中国居民对生猪需求整体保持相对稳定,因而,生猪供给是猪价波动的关键因素。能繁母猪存栏量是先行指标,后备母猪仔培育为能繁母猪约需4个月,能繁母猪受孕分娩约需114天,仔猪育肥至出栏约需6个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未来10~12个月生猪出栏量。当猪价处于上升周期时,养殖盈利提升,母猪存栏增加,预示着未来10~12个月的商品猪供应增幅较大;当供应规模大、需求相对不足,猪价开始下降,养殖利润减少,养殖户淘汰能繁母猪,能繁母猪存栏下降,产能去化;当能繁母猪产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预示着未来10~12个月商品猪供应减幅较大,可能出现供给不足,猪价触底。因此,每轮猪周期持续时间约3~5年。200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5轮猪周期。

  第1轮猪周期为2000-2006年,促成周期拐点的关键事件为3次疫情。2003年5月爆发非典疫情,中国生猪养殖场停摆、宰杀母猪、减少补栏以及交通运输困难等导致生猪产能减少。2004年禽流感疫情爆发,猪肉供不应求,猪价进入上行通道,受益于此,生猪养殖行业利润高企,养殖户补栏拉动产能增长。2005年爆发猪链球菌病,猪肉需求降低,叠加前期生猪供给大幅提升,加剧了猪价下行节奏,猪价于2006年中触底。

  2006-2009年的第2轮猪周期中,关键事件为蓝猪耳疫病的爆发。2006年猪价已处于阶段性低位,行业大量去化产能,2007年蓝猪耳疫病爆发,前期产能去化叠加疫病导致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供需关系反转,猪价进入上行阶段;高利润导致猪价上行持续20个月,同时生猪出栏量持续增长。此后,随着“瘦肉精”和“甲型H1N1流感”等事件相继发生,猪肉需求减少,猪价进入下行阶段。

  第3轮猪周期发生于2009-2014年,属于典型的猪周期。本轮猪周期中未发生影响供给的重大外部事件,因此供需矛盾相对不尖锐,整体周期拉长,猪价与产能变动趋势较平缓。

  第4轮猪周期为2014-2018年,2014年以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等,开始实施严格的环保禁养规定,并提升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导致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减少。猪价在2014年5月见底以后,一路上行至2016年中旬,其中2015年上半年爆发的猪丹毒疫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环保政策影响产能出清及规模化养殖后生猪出栏效率的提升为下一轮猪周期的极端情况埋下伏笔。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正在经历第5轮猪周期,处于第5个猪周期结尾与第6个猪周期起步间的磨底过渡阶段。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中国爆发以来,中国生猪养殖户加速生猪出栏,减少补栏。2019年9月,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1913万头,为200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随着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减少,生猪供给紧张,猪价止跌回升。猪肉价格分别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2月达到56.94元/公斤和57.97元/公斤的历史高点,养殖户陆续补栏。2020年上半年,在非洲猪瘟疫情叠加能繁母猪实际产能恢复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下,能繁母猪存栏量及生猪出栏量仍处低位,猪肉价格继续高位运行,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提升拉动养殖户补栏积极性;2020年11月,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突破4100万头,生猪产能开始集中释放。2021年以来,生猪产能供给过剩带动猪价进入快速下行通道。

  本轮猪周期从2018年开始,2021年以来,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2021年6月起,生猪养殖企业收益击穿成本,行业进入亏损状态,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猪价下行和饲料成本上涨双重压力。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1年6月底达到本轮猪周期峰值后下行整理,2022-2023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较高水平。2021以来,生猪出栏量快速增加,虽然2022-2023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增速有所放缓,但产能过剩情况延续,猪价在低位震荡徘徊。

  本轮猪周期自2018年开始,受非洲猪瘟及保供措施快速扩张产能影响,本轮猪周期较之前几轮波动更为剧烈。2021年初以来,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生猪产能加速释放,猪价持续下跌。2021年6月起,生猪养殖企业收益击穿成本,行业进入亏损状态;同时,能繁母猪存栏量于2021年6月底达到本轮猪周期峰值。2022年以来,猪肉价格整体在较低区间震荡。

  截至2020年底乾途注册-首选链接,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61万头,超过上一个上行期(2015-2017年)的平均水平。2021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564万头,达到本轮周期峰值;2021年7月,能繁母猪存栏量迎来连续增长21个月后的首次下降。2022年一季度,随着猪价下行,农户养殖意愿减弱,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下降,于4月底降至全年底部4177万头;随着下半年猪价回升,农户补栏意愿增强,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所增长。截至2022年底,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390万头,较上年底微增1.41%;以正常年份全国猪肉产量在5500万吨时的生产数据为参照,农业农村部设定全国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约为4100万头;2022年底能繁母猪存栏约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5.59%,2022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略高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3895万头~4305万头)上限。进入2023年后,由于猪价下跌及非洲猪瘟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缓慢下降,截至2023年7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降为4271万头,较2022年底下降2.71%,约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17%,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生猪出栏方面,一方面受2020年底行业高景气度影响,能繁母猪存栏充裕,另一方面随着2021年以来猪价持续下降,市场上生猪养殖户着手出清前期加速补栏形成的低效三元母猪,2021年中国生猪出栏量为67128万头,同比增加27.40%。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了未来10~12个月生猪出栏量,2021年6月底为本轮周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峰值;2022年以来,由于前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高位,生猪出栏量继续增加,但生猪出栏增速有所下降。具体看,2022年,中国生猪出栏量69995万头,同比增长4.27%;2023年1-6月,中国生猪出栏量37548万头,同比增长2.63%。

  生猪养殖业的上游为农作物生产行业,饲料所需原材料包括玉米、豆粕、小麦、鱼粉等主料,以及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辅料,原材料成本占饲料生产成本的比重约为75~80%,养殖业上游受小麦、玉米和豆粕价格的影响较大。

  主要饲料原材料价格自2020年以来呈上升态势,2022年以来,受国际局势等因素影响,粮食及饲料价格继续攀升;截至2022年底,小麦、玉米和豆粕价格分别为3204.30元/吨、2822.90元/吨和4698.40元/吨,较2021年底分别提高13.13%、7.57%和32.75%;2023年以来,饲料原料价格先降后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饲料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拉动饲料价格同步高位震荡,对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控制形成较大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2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分别为18.2公斤、25.2公斤和26.9公斤,同比分别下降10.34%、增长38.46%和增长6.7%,在猪肉价格较低时存在对猪肉消费的明显偏好。按14亿人口进行计算,全国居民家庭消费猪肉3766万吨,折合生猪4.76亿头,在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8%;就全国居民家庭猪肉消费量来看,目前全国猪肉供大于求。此外,在中国饮食和烹饪体系下,猪肉消费为刚性需求,供给端基本决定了猪肉价格。

  根据中国猪肉消费习惯,猪肉价格主要由供给端决定。自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以来,中国生猪养殖户加速出栏、减少补栏,生猪产能供给紧张,猪肉价格高位运行;受生猪存栏增加、种群密度加大,能繁母猪中三元母猪占比较高,非洲猪瘟野毒和疫苗毒扩散速度加快等因素影响,中国生猪养殖难度加大、供应紧张,2020年底-2021年初,猪肉平均价格仍保持在高位。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提升拉动养殖户补栏热情高涨,2020年1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突破4100万头。进入2021年后,生猪产能开始集中释放,生猪价格快速走低,生猪养殖行业景气度大幅下降,中国22省市生猪平均价格自2021年1月8日36.34元/公斤的高点震荡下跌,6月已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年四季度-2022年一季度,受冬季猪肉消费增加、节假日消费增加及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猪价小幅回升,整体仍在低位区间震荡。2022年二、三季度,猪价开始缓慢上涨,其中,三季度猪价格维持较低水平运行,四季度受部分养殖户二次育肥、压栏及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猪价快速上涨至10月底的年内高点,22个省市仔猪、生猪和猪肉平均价格分别为51.76元/千克、27.46元/千克和37.23元/千克;2022年11月-2023年上半年,受前期猪价回升农户补栏意愿增强、能繁母猪高存栏量增加猪肉供给,压栏及二次育肥肥猪出栏体重偏高,以及节后需求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猪价有所回落。

  从政策上看,随着2021年以来中国猪周期异常运行,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生猪产能恢复常态。2022年下半年以来,猪价回升,国家投放猪肉储备, 三牛线路测速!以保障供给。相关政策有利于加强国家对规模化猪场的产能监控,有利于稳定生猪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平缓猪价震荡,减小猪周期波动幅度。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2022年7月和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两次约谈中国畜牧业协会、肉类协会以及多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要求大型养殖企业带头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适重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提醒企业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明确表示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总负责,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生猪产能调控;严格“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

  收储和放储方面,2022年以来由于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猪粮比价一度跌至4.89:1,触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中规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提振市场信心,上半年中央共进行了十三批十六次中央冻猪肉收储通知,实际收储量为10.14万吨。2022年4月以来,猪价开始触底回升,为稳定生猪行情,2022年9月,根据华储网发布的《关于2022年9月8日中央储备冻猪肉出库投放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家发改委于2022年以来首次采取猪肉储备投放措施以稳定猪价,并于9月、10月和11月多批次投放猪肉储备13.71万吨,且全部成交。2023年以来猪价回落,为维护猪肉市场稳定,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于2开展年内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完成收储量7100吨。随着玉米价格高涨叠加猪价回落,猪粮比于2023年7月跌破5:1警戒线,商务部会同国家相关部门开展年内第二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完成收储量2万吨。

  2022年,生猪养殖成本端持续承压,猪价波动趋缓,大部分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有所好转,信用展望有所上调;部分企业被下调信用级别或展望,但未发生实质性违约;样本企业无新发债券,到期债券规模大于2021年。2023年上半年,猪价回落,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及获现能力指标同比下降,财务杠杆表现弱化;2023年1-8月,样本企业无新发债券,到期债券仍有一定规模,呈现融资净流出态势。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资信”)选择了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邦科技”)、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股份”)、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和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邦食品”)5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分析行业内企业运营情况。

  2022年以来,受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饲料价格维持高位,同时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加大生猪养殖企业管理难度,生猪养殖行业成本端持续承压。从销售端来看,2022年,猪价先降后升、波动幅度较2021年趋缓,除正邦科技仍大额亏损外,样本企业盈利能力整体有所回升,实现亏损额收窄或扭亏为盈。2023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升,猪价有所回落,样本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为维护生猪市场稳定,国家出台相关调控政策,生猪产能和猪价有望保持在可控区间浮动,但生猪产能整体饱和,预计2023年下半年生猪养殖企业业绩回升空间有限。

  现金流方面,2022年,除正邦科技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规模同比扩大外,其他样本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均转正或净流入增加。2023年上半年,样本企业中,正邦科技缩减出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收窄;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有所改善;天邦食品和牧原股份因存货增加、收现错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额减少或净流出。

  财务杠杆方面,2021年猪价下行,生猪养殖企业举债储备资金、维持日常经营,截至2021年底,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均有较大幅度提升。2022年猪价波动幅度趋缓且受限于融资环境,截至2022年底,除正邦科技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底大幅上升外,其他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不大;位于行业前列地位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现金类资产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突出。截至2023年6月底,随着猪价下降,样本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上年底小幅提升。

  2022年,样本企业中4家有公开级别且尚在有效期内,级别分布为BBB-~AAA。2022年以来,猪价在触底后振幅趋缓,除正邦科技级别和展望下调外,其他样本企业级别和展望无变化。2023年1-8月,4家样本生猪养殖企业公开且有效期内的级别分布为CC~AAA,正邦科技级别继续下调,牧原股份展望上调。

  2023年6月27日,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国际”)将牧原股份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至稳定,维持AA+主体信用评级,调整原因为:牧原股份2022年盈利及获现水平大幅改善,定增完成令资本实力提升,偿债指标改善,叠加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猪肉产业链完善,规模、成本和技术优势更为显著以及融资渠道畅通等因素对公司整体信用实力的支持。

  2022年6月-2023年8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陆续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及展望由AA、稳定下调至CC、负面[1];2022年,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陆续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BBB-[2]。

  2022年,5家样本企业共有5支债券摘牌兑付,兑付规模48.30亿元,较上年增加17.30亿元,到期债券均已正常兑付。2022年,受制于融资环境,样本企业无新发债券,呈融资净流出态势。2023年1-8月,5家样本企业共有4支债券摘牌兑付,兑付规模37.0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00亿元,到期债券均已正常兑付。样本企业无新发债券,呈直接融资净流出态势。

  本轮猪周期于2021年初进入下行通道,目前处于2000年以来第5个猪周期结尾与第6个猪周期起步的磨底过渡阶段,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猪价下行和成本上涨双重压力。考虑到能繁母猪存栏量自2021年7月达到峰值后虽小幅震荡减少,但整体处于高位;2022年三、四季度农户能繁母猪补栏热情增加,预计2023年全年猪肉供给较为充足,但产能去化仍将是全年行业运行主基调,猪价在低位震荡徘徊后,有望迎来猪周期上行机会。叠加种猪及猪苗成本下降、养殖效率提升,生猪养殖企业亏损幅度收窄或有望实现盈利。本轮周期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生猪养殖户将进一步出清,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行业格局将有所优化。

  上游原材料与成本方面,在目前全球范围内粮食作物种植成本整体提升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玉米和豆粕等原料价格有一定回落,但下行空间有限。此外,非洲猪瘟等不确定性事件对生猪养殖企业在中间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障和动物疫病防范中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挑战。

  生猪产能和猪肉价格方面,由于养猪的时间较长,因此养猪具有更加明显且稳定的周期特征。一个“猪周期”通常是3~5年,随着行业发展,养猪企业与养殖户的规模逐步增大,在行情低迷期的维持能力增强,“猪周期”也在逐渐拉长。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5个猪周期,目前处于第5个周期结尾与第6个周期起步间磨底过渡阶段。2021年7月底,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本轮猪周期最高点,之后高位震荡整理:随着猪价下行、能繁母猪产能持续去化,于2022年4月出现低点;随着2022年三、四季度养殖企业盈利改善,养殖户母猪补栏积极性提高、后期供应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于12月底迎来第二高点后开始下行。由于能繁母猪存栏指标领先于生猪存栏指标约10~12个月,预计2023年下半年供应节奏加快,全年生猪供应仍较为充足,产能去化仍将是行业运行主基调。后续产能出清、宏观经济及居民消费的恢复有望推动猪周期逐步转入上行区间。考虑到2022年猪价低位运行,种猪与外购猪苗价格同比较低,叠加在下行周期中生存下来的养殖户养殖效率提升,预计2023年出栏生猪综合成本有望下降,生猪养殖企业亏损幅度收窄或有望实现盈利。

  行业内企业运营与信用状况方面,在成本高企及猪肉价格低迷的双重背景下,行业内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了重大冲击,在猪价低位整理阶段,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和资金周转等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在抵御猪周期波动影响方面会表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政策方面,2022年以来,国家密集的收储行动和生猪产能调控方案的出台显示了国家在助推生猪产能常态化方面的激励和深入细化调控监测。同时,对规模化猪场的产能监控和支持政策,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减小周期波动振幅。

  行业发展方面,本轮猪下行周期进程中,生猪养殖企业面临亏损程度加深、盈利能力下降、营运现金流紧张和再融资能力弱化等情况;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市场可能性加大,而具有成本优势的头部猪企度过周期底部的能力更强,并能在周期低谷储备产能、蓄力新周期的盈利增长;因此,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猪周期造成的行业波动纵深可以进一步平滑。此外,生猪养殖企业下游的产品形式呈多元化发展,“调猪向调肉转变”。生猪养殖企业可通过新增屠宰产能以及延伸产业链,或通过兼并、合资、联营等多种方式向食品初加工、深加工纵深发展,并衍生出电商与实体结合、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等新业态,有助于生猪养殖企业安全度过猪周期。

  [1]2022年6月29日,东方金诚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AA-,展望调整为负面,调整原因为:2021年,玉米、豆粕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正邦科技饲料加工业务获利能力下降;2021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回落,叠加死淘能繁母猪及后备母猪,产能利用率较低造成空置栏舍折旧、清退低效及不经济的租赁场形成损失,以及长江以北疫情导致猪只死亡等因素影响,正邦科技利润大幅亏损;正邦科技债务规模较大,债务结构仍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受制于经营亏损,所有者权益大幅下降,资产负债率达97%;正邦科技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有正邦科技股份质押比例高,且存在被司法冻结及司法再冻结、被动减持的情况,未来若股价进一步下跌,或存在平仓风险。2022年11月2日,东方金诚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BBB,调整原因为:正邦科技被裁定预重整;亏损进一步增加、有息金融类债务逾期等;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权质押比例高。2023年1月17日,东方金诚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BB+,调整原因为:正邦科技现金流对债务的保障能力减弱,尚处于预重整期,融资能力下降,流动性压力加大。2023年1月29日,东方金诚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BB-,调整原因为:公司再融资能力进一步下降,流动性压力进一步加大。2023年2月28日,东方金诚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B,调整原因为:《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告》披露2022年度预亏损,一方面系受国内生猪市场价格下滑及正邦科技整体资金及出栏战略影响;另一方面原因为正邦科技期间费用35~45亿元,其中职工薪酬7亿元左右,闲置资产折旧摊销20亿元左右,借款利息12亿元左右;正邦科技对部分闲置无效及已经拆除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租赁资产进行报废处理,同时对期末生猪存栏、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共计损失30~40亿元;受经营环境影响,饲料板块销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均下降60%以上,且饲料板块利润处于亏损状态;此外根据2022年2月21日《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风险提示公告》披露,受到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影响,正邦科技目前经营状况不佳,多比债务逾期,存在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2023年4月27日,东方金诚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CCC,调整原因为:截至2023年3月底,根据上海票交所披露,正邦科技及其分子公司商票逾期余额较2022年9月底进一步增加;2023年,根据正邦科技披露信息,由于生猪销售策略调整,2023年一季度,正邦科技生猪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均同比下降;正邦科技盈利能力进一步下降,流动性压力极大。2023年8月4日,东方金诚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至CC,调整原因为:正邦科技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经营持续亏损。

  [2]2022年3月16日,大公国际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调整原因为:生猪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等因素导致正邦科技利润大幅亏损、盈利能力恶化,同时短债压力上升,面临一定经营和流动性压力。2022年6月29日,大公国际将正邦科技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下调至A,展望维持负面,调整原因为:2021年以来,正邦科技股权结构经历多次复杂变动,或将对其经营管理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生猪产能恢复超预期,价格大幅下跌,养殖企业盈利能力较弱,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给饲料生产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控制压力;2021年以来,正邦科技养殖业务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利润水平出现大幅亏损,流动资金紧张,短期有息债务规模及占比增长较快且处于较高水平,面临较大短期偿付压力;正邦科技及其子公司涉诉金额规模较大,存在一定或有风险。2022年10月31日,大公国际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由A调整至BBB+,展望维持负面,调整原因为:正邦科技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商票持续预期,控股股东持有的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正邦科技短期偿债压力和法律诉讼风险加大,南昌中院决定对正邦科技启动预重整后续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11月4日,大公国际将正邦科技主体信用等级由BBB+调整至BBB-,展望维持负面,调整原因为:正邦科技盈利能力及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恶化,面临很大的短期偿债压力,已发生有息金融类债务及商票逾期,且未提供即将到期债券偿债来源的相关凭证;南昌中院已裁定受理相关债权人对正邦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重整申请,或将对正邦科技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

  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资信”)前身为成立于2000年7月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2020年9月17日更为现名(英文名称China Lianhe Credit Rating Co. Ltd.)。

  联合资信是目前中国最专业、最具规模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总部设在北京,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信用评级和评估、信用数据征集、信用评估咨询、信息咨询;提供上述方面的人员培训。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对多边机构、国家主权、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等各类经济主体的评级,对上述各类经济主体发行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结构化融资工具的评级。

  公司业务资质齐全,已经完成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单位,具有从事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的资信评级业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