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质领跑全国 见证美丽中国实践 ”深度调查系列报道②|播绿撒翠,八桂大地碧波荡漾
绿色森林就像一座隐形水库。2020年以来,广西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国第三,现有森林面积2.23亿亩。且看广西如何从护绿到造林——
俗话说“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森林与水,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瑰宝。山是水之源,山水两相依。
三月的八桂大地,广西日报全媒体报道组所到之处,皆是青山开画卷,碧水泛波光。桂林猫儿山的奇险峻秀,融水九万山的汩汩清流,金秀大瑶山的醉美风韵,都安澄江河畔的桃源人家,崇左佛子湖的碧影交错,梧州三江交汇处的水天一色……无不令人心旷神怡。2020年以来,广西森林覆盖率均排全国第三,现有林地面积2.4亿亩、森林面积2.23亿亩,森林覆盖率62.56%。据相关调查统计,一亩树林一年比一亩无林地可多蓄水20吨。广西的森林生态系统已然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
然而,曾几何时,八桂大地也曾遭受乱砍滥伐,山林被侵占,石漠化面积逐步扩大……广西每一片森林的荣与枯,都关乎着珠江流域西江之水的涨与落。
“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连续10年与大家一起义务植树,并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爱树植树护树好传统,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对这一目标,广西人民无比自信和自豪,因为广西已连续14年每年完成植树造林300万亩以上,2021—2022年,全区累计完成植树造林面积达664万亩。
广西历届领导励精图治,5700多万壮乡儿女护绿撒翠。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如今的八桂大地,万物更新、青山如黛、流水潺潺。
3月,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的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水塘附近,生态环境良好,森里茂密,河水清澈。陈慧娴/摄
春分时节,气候温润,八桂春色藏不住。但此时位于桂林的猫儿山,因久旱无雨,并不似往年的“高山海洋”。
眺望山脚下高寨村十里大峡谷,已裸露出大片大片的石头,峡谷蜿蜒悠长而下,犹如一条白龙。但即便如此,那缓缓流淌的溪流仍旧清澈、纯净。
“若是在五六月汛期,一条条瀑布从山崖上飞流而下,形成千姿百态的瀑布群,瀑声轰鸣,响彻山谷!”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宣教科四级主任科员黎斯琴说起猫儿山汛期的景观,顿时神采飞扬。
猫儿山地跨兴安、资源、龙胜三县,是华南最高峰,也是《山海经》中第一山,主峰海拔2141.5米。明代诗人俞安期曾有《游辰山诗序》云:“一云虎山,以山形似名。”后来乡人谈虎色变,讳虎为猫,遂称猫儿山。当年红军长征路过此地,陆定一曾赞誉猫儿山的老山界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
发源于猫儿山的河流有39条,其中19条流入漓江,是漓江的“命根子”,也是浔江、资江的发源地,连接着珠江、长江两大水系,蓄水量近5000万立方米,相当于5个中型水库。
多年前,水源地周边的阔叶林曾不断被水源涵养能力较差的竹林侵占地盘,竹林面积超过2万亩,一度导致森林郁闭度下降、涵养水源功能削弱。生态修复刻不容缓。
为保持猫儿山充足水源涵养功能,一场生态修复行动就此展开,管护员、周边社区群众等积极参与,对竹林进行适量砍伐。保护区还实行参与式的社区共管共建模式,引领群众利用竹林资源,发展竹制精品加工、特色竹林民宿等绿色产业,建立生态示范点,帮助周边群众70多户300多人“生态致富”,让他们的收入比以前涨了4倍。
“目前,猫儿山森林覆盖率已从党的十八大以前的96.48%提升至98%,漓江干流水质常年达到国家地表水I类水质标准,年净化水质总价值量超过2.6亿元。”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唐忠香说。
“我家就住贝江上,在我的房间里往窗外伸出鱼竿外就可以钓鱼。”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产儒村村民龙辉说起家乡,满脸自豪。
龙辉的家乡就在贝江的源头。“十三五”期间,这里曾被称为“穷山沟”,如今脱贫了,生活条件好、生态环境好,这里却变成了城里人最羡慕的栖居地。
贝江古称脊江,因流经融水的背面,谐音而来。它从桂黔交界处的九万山水源林区蜿蜒而出,汇入融江。贝江两岸竹木繁茂,江水碧清澄净,水中鱼儿自由游弋。
1974年,中国儿童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泛舟江上”的经典镜头便是取景这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唱的也是这里。如今40多年过去了,这里的山水仍旧未变。
像猫儿山和九万山这样的水源林区在广西还有不少,其中最大的莫过于广西大瑶山。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踏访而来。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大瑶山腹地,这里群山抱城、层峦叠翠,小河穿城而过,蜿蜒流淌,似在展示瑶族同胞温婉的风情,又似在诉说金秀人的智慧与果敢。
在金秀发源的25条间流,惠及周围8个县(市)200万人口用水,它是桂江、柳江的分水岭,也是珠江流域的重要源头。近年来,金秀的森林覆盖率排名稳居广西第一,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87.99%。
上天赐予的恩惠,还需要人类精心呵护。在每一个水源林区,都有无数忠诚守护者常年累月地默默付出。黄通甫与妻子黄日秀便是这样的守护者。两人都在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长滩河保护站龙道山护林点从事护林工作,是金秀唯一一对夫妻护林员,多次被评为优秀。这个护林点是保护区最偏远的护林点之一,海拔1200多米,管护面积2.5万多亩。
近20年来,夫妻俩以站为家、以护林为业,不畏艰苦、巡山开道,每天背着干粮巡山5—8小时,用脚步丈量护林路,用深情守护龙道山。
像黄通甫夫妻二人这样的生态护林员,在猫儿山有65名、九万山有45名、大瑶山有74名,在整个广西超过5万人。他们一代接一代,守护青山、守护生态的坚韧精神永远不会老。
追赶着落日的脚步,报道组一路访山问水,向西北方向行进,去见证河池山水人家的壮美与怡然。
澄江河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的“母亲河”,流经大兴、高岭、澄江、安阳4个乡镇,并汇入红水河。
漫步澄江河畔,河水静静流淌,远处三五只野鸭不时在河面扑腾,溅起白白水花;江边的新步道顺河而修,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两岸山脚下一栋栋新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犹如别墅;房前田院或种植果树,或圈养家禽,树木随风摇曳,鸡鸭悠闲自得,俨然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图景。
同行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雪松告诉记者,都安曾是广西石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域。当时都安人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形容这里山多水少耕地少,有的地方甚至还唱:“九山无水一分田。”
人多、地少,贫穷造成树木被砍伐,植被被破坏,导致石漠化,石漠化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贫穷……当时的都安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堵塞河道,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经济发展受阻碍。
“以前这两边的山头光秃秃的,都是白白一片,看不到一点绿树植被。”在高岭镇三联村,李雪松指着河岸两边如今苍翠茂盛的山林说,2010年,一场强降雨导致19个乡镇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附近三合村一处小山坡发生泥石流,泥沙直接冲向家园、冲毁路面,洪水还造成数百亩农田被毁。
“我们进一步加大封山育林的力度,增加护林员,建立‘县、镇、村’三级林长制,并通过奖补政策引导村民种植牧草作为牛羊食料,禁止上山放牧,同时鼓励村民种植各种果树发展林经济。”高岭镇镇长蓝艳恒说,村民们也都很自觉,经过综合治理后,林业用地面积逐年提高,生态恶化的态势逐步得到遏制。
2022年,都安林业用地超过450万亩,相比13年前增加了9万多亩。这个曾经石漠化土地遍布全县19个乡镇的县域,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达68.64%。
类似都安状况的还有崇左市。20年前,崇左石漠化土地面积300多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440多万亩。后来,崇左以空前的力度进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人工造林等一系列综合长效治理和修复,并于2013年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城区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对城市周边不宜耕作的土地进行绿化造林……目前,崇左已完成植树造林18.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5.78%。同时还进行了城区生态水系统修复工程建设,包括6条河道、佛子湖等16座湖泊、8座湿地的修复和连通。
如今,一座“山水环绕、城乡一体、碧水蓝天”的“边陲绿都”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生态修复的壮士断腕之痛金秀也曾经历过。20多年前,过度的砍伐,使得大瑶山植被锐减,岩石裸露,动物减少,连河流水量也开始下降……
禁伐,势在必行。只有自断财路才能绝处逢生。这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抉择让世代靠林木谋生的数万名山区瑶胞一时间失去主要收入来源,财政收入也大滑坡。
阵痛过后迎新生。金秀转变思路,加强生态的保护,加大全民造林绿化的步伐,退耕还林,并对油茶、八角等低产林进行改造,发展林业特色产业。
很快,青山便换来了“金山银山”。不仅水质变好了,瑶胞的致富渠道也拓宽了。截至2022年年底,该县林下经济面积116.26万亩,产值15.53亿元,获得了自治区林业局评定的“首批自治区级林下经济示范县”称号。
春回大地,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的红水河英雄大峡谷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李雪松/摄
站在泗洲岛上眺望,潮平岸阔、碧波荡漾,眼前正是浔江、桂江、西江三江汇合处,江面似海一样宽阔,江水却比海水更清爽纯净。据悉,广西85%的水量经此向东流入广东。这一泓清水,足以证明广西人民为涵养水源、保护水质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梧州作为广西境内把守西江水环境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守护这青山绿水。
“连续23年,梧州森林覆盖率在广西14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去年森林覆盖率达75.36%,植被覆盖度为93%。”接受记者采访时,梧州市林业局副局长李梦华自豪地说,自1996年开始,梧州便利用飞机将造林的种子撒向各个山头,并投入数亿元购买树种,免费发放给各单位、社区及群众,发动大家播种植绿。
在保护250万亩生态公益林不能动的基础上,梧州在河流源头、库区周边、主要通道沿线及生态脆弱区栽植水源涵养林;大面积种植的杉木、桉树等,形成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起到截留、吸收和贮存的作用。
广信森林公园是梧州市首个被自治区授予“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的募捐项目。报道组在此采访时,该市一些单位正组织人员在此义务植树,场面热火朝天。
近年来,梧州每年义务植树600万株以上,连续11年每年完成植树造林20万亩以上。目前,全市有21个单位获“广西森林城市系列称号”。
其实,不仅是梧州,广西多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播绿撒翠已成了广西人的一种新风尚。
柳州市工业博物馆的生态宜居馆里专门设有一墙“植树造林专版”,一张张照片“讲述”着城市植树造林的纪念性事件,无声地传递一个讯息:柳州水质连续全国三连冠的荣誉与当地人日益增强的水土保持意识是分不开的。
自2009年以来,柳州市已连续15年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举行新春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群众参与植树。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完成植树造林33.85万亩,占任务的226%。
整个广西都在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油茶“双千”计划、国家储备林“双千”计划、广西区直林场商品林“双千”基地建设工程、“珍贵树种进百城入万村”行动……近年来自治区林业部门在广西多个城市开展一系列行动,实现国土绿化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表示,广西要把生态林种到最需要种、最合适种的地方,把商品林种到最能够种、最应该种的地方,从“发展绿色”逐步走向“绿色发展”……
在去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广西“两山”发展论坛上,广西林业部门还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2万亿元,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5.5亿吨,森林蓄积量达10.5亿立方米。
再看那群山之巅,密林深处,蜿蜒的地下水仿佛汇聚成绿色发展之源,荡漾的碧波中好似敞开了绿色发展之路……
柳州市鹿寨县石榴河,水岸同绿,“水中卫士”静卧河水中央,随时报告水质变化;
林草兴则生态兴。广西通过人工造林、生态修复、加强管护等方式呵护着山林、湖泊、湿地……目前,广西除了林地面积2.4亿亩、森林面积2.3亿亩,还有草地面积420多万亩、湿地面积190多万亩。“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这是习总书记对广西生态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广西坚持绿色发展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的期待与要求。如今,绿色发展理念已深深融入广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远处一片2万多亩的空旷洼地,大片紫云英花开正艳,步入花海,如梦似幻,游客在此或赏花拍照,或撑伞漫步,又或半倚休憩。
这是一片自然湿地,丰水季是湖泊,枯水季湖水退去,三四月便长出成片紫云英,到了冬季,又开出洁白的蓼子花。
这里的村民可以坐享其成这大自然的馈赠,每年三四月,村里仅收取每位游客10元卫生管理费,村集体经济就超30万元,还不包括旅游带来的其他附加消费。而村民的义务和责任就仅仅是保护好这片湿地。
村民们房前河水相伴,屋后青山相依,楼房却建造得如别墅一般,室内装修设计更甚城里,地板光亮洁白,红木家具、茶几一应俱全……
人是最聪慧的生物,生于天地间,活在自然中。或许,这就是现代人类与之相依为命的自然,人与自然,产生了最和谐的共鸣,奏出了绿色发展最强音。主页.『宏海国际娱乐』.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