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三牛娱乐聚星·(中国)平台注册-官方网站
作者:an888    发布于:2025-03-25 07:17   

  三牛娱乐聚星·(中国)平台注册-官方网站!作为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都峪口禽业)家禽研究院院长吴桂琴常年扎根科研一线,致力于家禽种业自主创新。她在家禽新品种培育和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并成功实现了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她带领团队建立起一套以基因组技术为核心、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并规模化应用于蛋鸡和肉鸡新品种培育,成功培育出5个高产蛋鸡配套系和3个白羽肉鸡配套系,为我国家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作出重大贡献。

  2008年,吴桂琴博士毕业后,怀揣着对家禽种业的热忱,踏入平谷,成为华都峪口禽业首位博士。

  彼时,华都峪口禽业是美国海兰祖代鸡在中国最大的引种商,其销量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种鸡的数量、质量以及供应的时间和价格,却完全被美方掌控。

  2008年,吴桂琴亲眼见证了华都峪口禽业与美国海兰公司谈判的失败,对方当场表示要终止合同。

  吴桂琴回忆说:“我们虽早有准备,可这仍像是晴空霹雳。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完善的运作体系、有畅通的销售渠道、有忠诚的客户群体,但那又怎样?没有种源就得听人家的。那一刻我深深地认识到,把种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是多么重要。”

  2008年底,华都峪口禽业终止了和美国海兰公司18年的合作,开始探索建设自己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但我们有很大的把握,因为我们早就未雨绸缪,在首农集团大兴良种基地培育了两个自主品种。不过新品种蛋鸡能否在进口品种主导的市场上成功突围,那时还不得而知。”吴桂琴说。

  尽管困难重重,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吴桂琴作为自主育种路上的新兵,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品种审定的准备工作中。

  “2009年4月18日,一个令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培育的蛋鸡新品种在人民大会堂发布,并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从此有了自己的‘蛋鸡种源’,我们靠自己也能实现‘吃蛋自由’。”吴桂琴说。当天,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京红1号”和“京粉1号”揭开面纱,全场掌声雷动,欢呼声四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打响了中国家禽商业化育种的第一炮,打破了高产蛋鸡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格局。”吴桂琴说。

  当年,“京红1号”和“京粉1号”两个新品种推广超1亿只,揭开了国产蛋鸡品种崛起的新篇章。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南方客户提出需要耐高温高湿、抗逆性强的高产粉壳蛋鸡品种。于是吴桂琴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成功培育出满足我国市场需求的蛋鸡新品种——“京粉2号”。2012年12月16日,经过专家们现场测定、材料审核,吴桂琴作为主答辩人汇报答疑,顺利通过现场审定。2013年2月27日,“京粉2号”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证书,自主育种从此踏上了按需培育的新阶段。

  为快速提升品种性能,201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杨宁教授的指导下,吴桂琴开始攻关基因组育种技术。当时基因芯片全部来自国外,成本高昂,一只鸡的检测费就要1300多元,并且有2/3的位点不适合我国的品种。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所技术支撑的“金三角科技创新”模式下,2017年,吴桂琴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鸡基因芯片“凤芯壹号”,打破了国外公司对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极大地降低了基因分型成本,并且更适合我国蛋鸡育种的实际。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凤芯壹号”芯片的生产环节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第一批3000张芯片虽如期交付,但第二批订单却遭遇重重阻碍。对方不仅要求最低起订量达到1万张,还单方面将单价提高了35元,且无法明确到货时间。这种不确定性严重威胁到育种工作的时效性,让项目团队面临巨大困境。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攻坚克难。”吴桂琴回忆道,“最终,我们成功创新开发出液相芯片技术,实现了芯片设计、探针合成、生产制造以及检测全流程的国产化。这一突破不仅将成本降低了42.6%,还将检测周期缩短了一半,为大数据驱动的精准选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短短10年间,吴桂琴就带领团队实现了三重突破:从表型到基因组的技术突破,从“京红1号”“京粉1号”“京粉2号”到“京白1号”的品种突破,从“种源卡脖子”到“种源自主”的市场突破。

  2019年,“京粉6号”诞生。吴桂琴说:“这是‘中国创造’的世界独有品种,也是大规模养殖的首选品种、品牌蛋企的理想品种。”2023年6月,“京粉6号”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真正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

  吴桂琴回忆说,2012年初在湖北调研时,客户提出了迫切需求——培育一个产中粉蛋的红毛鸡,当时这可是世界性育种难题。

  “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研发的方向。”吴桂琴说,在培育之初,项目团队就决定让这款产品除了红鸡产粉蛋,更要成为国内首个实现“700天产500蛋”的超高产品种。经过多方论证、反复推测,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虽然进行一次试验至少需要20万元,但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为攻克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进行了2次试验就找到了京系蛋鸡的红羽基因突变位点,同时也全面应用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快速培育出了红羽产中粉蛋的‘京粉6号’。”吴桂琴说。“京粉6号”一投入市场,便成为“爆款”,比普通品种每只鸡至少可多赚6块钱。“京粉6号”高峰产蛋率达到98.5%的客户甚至自发组织了“985”俱乐部。目前,该俱乐部成员已超过300名,存栏量突破3000万羽,并在三个省份成立了15个分会,有力带动了全国养殖户增产增收。

  “京粉6号”的成功不仅在国内引发了广泛关注,更引起了国际育种公司的高度兴趣。在成都举办的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上,国外育种公司的参会代表们专程来到华都峪口禽业的展台,详细了解“京粉6号”的性能和优势,并带走了各个品种的饲养手册,希望深入了解这一“爆款”品种的奥秘。

  吴桂琴回忆称,在武夷山参加国际家禽产业论坛的晚宴时,世界知名家禽育种集团EW集团的代表特意找到她,询问“京粉6号”的市场销量情况,并表达了强烈的兴趣,希望能购买一些种鸡用于他们的研究和推广。

  “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15年前,我们曾经苦苦哀求他们卖给我们种鸡。如今,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创制了育种素材,组建了研发团队,掌握了核心技术,培育出一系列优秀品种,更占据了市场的主导。曾经高不可攀的国际巨头,如今也不得不主动向我们寻求合作。毫不谦虚地说,如今我们的产能全部释放,不仅能供应全国,甚至可以满足全球的供种需求。”吴桂琴说。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华都峪口禽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蛋鸡制种公司,更跻身世界三大蛋鸡育种公司之列。“从2009年在人民大会堂发布新品种,到2016年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智慧蛋鸡平台,再到2023年在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部向全球分享中国家禽业的成就,这看似是公司发展的三小步,实则是中国种业跨越发展的三大步。”吴桂琴说,“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我们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种业的最强音:家禽育种被国外育种公司垄断的时代结束了。中国家禽种业站起来了、强起来了!”

  吴桂琴,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家禽研究院院长,作为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科委等10多个重大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首都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